尊重和保障人權是現代文明社會的標志,也是全人類孜孜不倦追求的理想價值。6月14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向全球人權治理高端論壇致賀信,深刻闡述尊重和保障人權的中國理念,展現了積極參與世界人權治理、促進世界人權事業進步的中國擔當。 人權保障沒有最好,只有更好。自2009年以來,我國先后制定實施了四期國家人權行動計劃,在不斷改善民生中實現更高水平人權保障。今日之中國,“西村紡花,東港撒網,北疆播種,南國打場”,處處充滿生機勃勃的景象;“老人舉杯,孩子歡笑,小伙彈琴,姑娘歌唱”,人人臉上灑滿幸福的陽光。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提出“完善人權司法保障制度”、明確“加強人權司法保障”改革方案……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中國成功地走出了一條符合國情的人權發展道路,創造了尊重和保障人權的偉大奇跡,譜寫了人權文明的新篇章。 隨著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全球人權治理面臨嚴峻挑戰。一些西方國家為了維護自身的政治利益和全球霸權地位,打著“人權高于主權”“普世人權”的旗號,在國際人權領域大搞人權政治化、武器化、工具化,對全球人權事業構成極大挑戰。面對各種歧視脅迫和不平等加劇等多重挑戰,國際社會迫切需要加強交流合作,積極踐行《維也納宣言和行動綱領》精神,推動全球人權治理健康有序發展,才是完善全球人權治理的應有之義。 中國對全球人權事業的貢獻清晰可見。中國首次將“發展促進人權”引入國際人權體系;積極參與國際減貧合作,做國際件減貧事業的倡導者、推動者和貢獻者;共建“一帶一路”有力提升更多國家的人權保障水平;珍視各國人民的健康權和生命權,推動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中國堅持以合作促發展、以發展促人權,積極參與國際人權事務,為全球人權治理提供中國方案、貢獻中國智慧。 堅持人民至上,是時代賦予世界各國的責任。各方要把此次論壇作為交流互鑒、凝聚共識的大舞臺,秉持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人類共同價值,提高發展的包容性、普惠性和可持續性,促進不同國家、不同地區之間在人權認知、人權保障上互動共振,讓各國人民幸福生活水平更好、成色更足、內涵更豐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