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首屆文化強國建設高峰論壇在深圳開幕。習近平總書記發來賀信,代表黨中央表示熱烈祝賀。習近平在賀信中指出,我們黨致力于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把文化建設擺在治國理政的突出位置,不斷深化對文化建設的規律性認識,推動文化傳承發展,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邁出堅實步伐。 站在繼往開來,承前啟后的歷史關鍵節點,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追尋先行者的足跡,深挖歷史底蘊,弘揚創新精神,薪火相傳文化榮光,努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 深挖歷史底蘊,探尋中華文化根源。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涵蓋了文化、科學、哲學,醫學、工藝等多個領域,都有著獨特的表達方式和思想氣息。詩詞歌賦,不斷拓展著人們的思維界限;水墨書畫,傳達了“靜中觀物、物我兩忘”的藝術思想。歷史與現實相互碰撞,迸發出中華文化的磅礴力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蘊含著中華民族的獨特智慧,不僅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傳承,也是人類文明的寶貴財富。只有不忘歷史,方能開辟未來。面對當今快節奏、高壓力的社會現實,求新求變的人們正逐漸回歸到中華傳統文化的本源,開始對其進行深入的探索和研究。我們要傳承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將其融入生活、融入社會、融入時代。激發中華民族的創新潛力,為國家的發展和全球治理做出更多貢獻。推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號”巨輪行穩致遠。 以創新精神賦能傳統文化以全新生命力?萍嫉牧α咳招略庐悾幕镊攘v久彌新。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成熟,我們可以借助“數字化”,使一些傳統藝術重現歷史榮光。敦煌壁畫作為中華民族文化寶庫中的珍品,始終吸引著人們的目光,卻由于其深藏于沙漠中,始終披著一層神秘的面紗,隨著虛擬現實技術的發展,“數字化”技術被成功運用于敦煌博物館展示,人們可以在距敦煌的千里之外,通過虛擬現實技術進入敦煌石窟,身臨實境般感受文化瑰寶的魅力,翻閱歷史的華章。這些都是傳統文化的最新表現形式,我們應賦予其新的時代內涵,在守護傳統文化的同時,也需要適應時代變革,讓傳統文化煥發出新的光芒。 薪火相傳文化榮光,鑄就卓越的國際文化形象。近年來,國際社會對中國的關注度在不斷提升。我國多部優秀文化作品被編撰進國外教科書、“國潮”文化火速出圈、世界各國對我國優質短視頻的追捧、中國的文創產品紛紛走出國門,走向世界。國際上廣泛推崇中華文化,不僅有助于更好地展示中國文化的魅力,也為增進各國人民之間的相互了解、促進民心,打造開放、包容、互鑒的文化交流大環境提供了寶貴經驗。在世界科技和交流水平日益提升的今天,建立多元化文化交流平臺,加強國內、國外文化交流與合作,積極參與國際會議、展覽、演出,有利于更好地展示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并向世界傳遞強大的“中國聲音”和“中國文化自信”。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在新的征程上,我們應該牢牢把握住傳統文化的根基,堅定文化自信,凝聚發展共識,推進文化交流,匯聚世界文化精華,開創文化繁榮發展新局面,懷揣文化傳承的傳承心、創新心、發揚心,弘揚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讓世界重新認識和感受中華文化的魅力,共同建設一個和諧、美麗、文明的世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