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鵬振翅九重霄”,2023年5月28日,國產大型客機C919從上海虹橋飛抵北京首都國際機場,首航成功。C919歷經“設計、研制、取證、首航”全程,在這一天完成了“成人禮”,正式投入商業運營。中國人的“大飛機夢”經歷半個世紀的篳路藍縷,終于“破繭化蝶”,飛進現實。新征程是充滿光榮與夢想的遠征,廣大黨員干部要深刻感悟國產大飛機研制的精神力量,立大志、練本領、團結一致,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接續奮斗。 永葆“安危不貳其志,險易不革其心”的進取決心,立大志持恒心,篤行不怠不服輸。上世紀60年代,周恩來總理乘坐螺旋槳飛機訪問歐洲,歐洲媒體諷刺中國是“沒有翅膀的雄鷹”。1970年,在一片質疑、嘲諷和不屑中,中國大飛機研制立項,中華兒女開始了逐夢藍天的艱苦行軍。“志行萬里者,不中道而輟足”,大飛機從“無中生有”到“扶搖直上九萬里”,需要攻關大量核心技術。面對困難挑戰,一代代設計師靠著永不放棄的倔強,發揚“吃得苦、霸得蠻、耐得煩”的精神,堅韌不拔,不斷突破和創造奇跡,鈦合金3D打印、超大全景天窗、超臨界機翼等一項項自主技術不斷刷新著行業高度,讓中國大飛機實現“中國制造”與“中國智造”。“心有所信,方能行遠”,新征程上,廣大黨員干部要明確心之所向,把個人的理想融入國家的發展,勇于承擔起新的歷史使命,用一生的堅守,譜寫“信念之歌”;用一生的奮斗,點燃“信念之火”,矢志不渝、篤行不怠,不負時代給予的責任。 淬煉“書癡者文必工,藝癡者技必良”的極致匠心,增才干固信心,勤學苦練強本領。大飛機是現代工業制造業領域高端設備的集大成者,機身上有總長近100公里且分布在全機各個區域的七萬根線纜,被稱作“C919血管神經系統的建造師”的周琦煒要分毫不差地安裝在一起,確保經絡通暢。心在一藝,其藝必工,布線、剝線、端接、組裝……每一次精準操作的背后都是千上萬次重復后形成的“肌肉記憶”,這扎實的功底便是破關的底氣。“能干事、會干事、干成事”的過硬本領從不是與生俱來的,廣大黨員干部要力戒坐而論道的“高談闊論”,在攻堅克難中錘煉解決問題、應對挑戰的本領。要樹立“夢想從學習開始、事業靠本領成就”的觀念,保持“一物不知、深以為恥”的境界,以精益求精的極致追求,苦練內功,時刻保持“本領恐慌”的危機感、“能力不足”的憂患感、“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和“成長成才”的使命感,盡快成長為可堪大任、能挑重擔的社會棟梁。 凝聚“上下同欲者勝,風雨同舟者興”的團結同心,聚合力凝齊心,眾志成城克險關。“大鵬之動,非一羽之輕也”。大型客機作為“現代制造業的一顆明珠”,其研發投入大、耗時長、風險高、不確定性強,一百多年來,能研制出大型客機,并成功投放市場的國家,寥寥無幾。國產大飛機翱翔天際的背后,是全國二十多個省市、1000多家企事業單位、30多萬人的共同努力。“力量生于團結,幸福源自奮斗”,歷史已經證明,只要中華兒女團結一心,就能戰勝一切困難。我們靠團結奮斗創造了輝煌歷史,還要靠團結奮斗開辟美好未來。站在歷史的新起點,廣大黨員干部要勠力同心、和衷共濟,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擰成一股繩,變“各行其是”為“同頻共振”,變“各唱各調”為“眾人合唱”,變“單打獨斗”為“協同作戰”,以“人民至上”的共同意志,“萬眾一心”的同行偉力,“精誠協作”的團隊力量,不斷奪取新的勝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