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蘇省啟動新一輪全國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區創建驗收工作。毋庸置疑,這將為全省老年人美好幸福的晚年生活提供更有溫度的堅實保障人口老齡化已經成為社會熱點和難點問題,老年友好型社區創建工作是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主動回應老年人期盼的重要舉措。 社區適老化改造,勢在必行。大部分老年人邁入老年后,生活圈子逐漸縮小,有的長期居住家中,活動半徑僅限于小區內,社區基本覆蓋了其衣食住行各個方面。創建老年友好社區就是要全力構建完備的社區養老服務體系,進一步增強優質、精準的產品和服務供給,織牢織密養老服務保障網,讓老年人安享晚年,樂享幸福生活。通過在老年人家中加裝輔助設施、打造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延伸專業照護等舉措,能夠讓老年人享受到更加完備的“身邊、家邊、周邊”養老服務。 滿足多樣化需求,是創建老年友好社區關鍵所在。社區黨組織和社會組織應該共同發力,加強陣地建設、完善硬件設施,充分利用社會養老機構、公辦養老機構和普惠型養老服務,為轄區老人提供多層次、個性化的養老服務,豐富老年人精神生活。鼓勵成立老年人文化隊,在社區里開設書畫、聲樂、舞蹈等課程,將戲臺搭到小區里,把文化送到眼前。延伸老年大學至社區,舉辦“養生講座”“心理健康講座”,幫助老年人塑造積極健康的老齡觀。開設“智能手機課堂”“防范電信詐騙課堂”,結合常用生活場景進行手把手教學,幫助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 關愛老年人是義務更是責任。老年人的今天就是我們的明天,關注老年群體不僅在于創建老年友好社區,更應扎實推動構建老年友好社會。要緊盯“求醫難”“陪伴少”這兩件涉及老年人最關心的健康與幸福的大事,著力滿足老年人的就醫需求和生活需要。不僅要推動大型醫院、社區醫院在大病小病上關心關懷老年人,也要大力探索醫養融合發展路徑,更好發揮家庭醫生團隊簽約服務作用,鼓勵有條件的機構為老年人提供日常健康管理、家庭病床、上門巡診等醫療服務,進一步推動醫養結合服務發展壯大。同時,要加強教育引導和社會風尚營造,鼓勵子女多陪陪老人,盡可能地滿足老年人的“被需要感”,緩解老年人的孤獨感,讓他們更好地體驗晚年生活的幸福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