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發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優化孤寡老人服務,推動實現全體老年人享有基本養老服務。”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推進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意見》,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聚焦時代命題、交答卷。據預測,在“十四五”期間,我國的老年人總數將超過3億。“時代是出卷人,我們是答卷人,人民是閱卷人。”隨著我國步入老齡化社會,如何積極主動的去保障老年人老有所養、老有所安的未來,成為時代出給我們的考題。中央適時出臺相應的政策意見,指出推進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是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重要任務,提出要發揮基本養老服務在實現老有所養中的重要基礎性作用,這成為我們維護老年人權益,保證社會公平正義、和諧穩定的壓艙石和指南針。 著眼環境,持續構建養老服務型社會。古語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隨著時代發展,我們應該重塑養老文化、更新養老觀念,破除養老只能靠子女的傳統社會觀念,在子女積極盡責的前提下,尊重和支持老年人自主選擇養老方式,為構建基本養老服務體系打通“任督二脈”。提倡“不分年齡、公平參與、人人共享”的老年友好型社會發展理念,大力弘揚尊老敬老愛老傳統美德,厚植老年友好型社會土壤。同時,要關注老年人的特點,聚焦銀發經濟,方便老年人的生活消費、出行出游、就醫就餐和文化娛樂活動等,讓老年人從社會的方方面面感受到溫暖和關愛。 抓好服務,優化健全基本養老體系建設;攫B老服務是指由國家直接提供或者通過一定方式支持相關主體向老年人提供的養老服務。在實踐中,我們要在依托現有社區、社會、政府及醫療機構來解決養老問題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專業社會資源的優勢,進一步實現服務體系和內容的全覆蓋,提供短期托養、長期照料、日常就餐、生活照顧、精神撫慰等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菜單式”養老服務舉措。也應該支持和鼓勵基層村居和個人,推進多種形式的抱團養老,如志趣相投的親朋好友團、結伴侯鳥式的旅行團、志同道合的新家庭團等等,既能解決問題也不會給家庭帶來沉重負擔。 “為政之道,以順民心為本,以厚民生為本。”在黨和政府的帶領下,全社會用心用情用力把老年人的冷暖安危掛記在心,把尊老愛老護老的理念融入日常生活,那么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老有所安的美好愿景不僅能夠實現,而且只會越來越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