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首屆中國制造品牌發展論壇暨第九屆中國品牌經濟論壇在滬舉行,我國制造業規模已經連續13年居世界首位,充分體現“中國制造”在全球實體經濟層面的強大影響力。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快建設制造強國,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這為加快推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推動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指明了方向。 自主創新是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要素,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制造業的核心就是創新,就是掌握關鍵核心技術,必須靠自力更生奮斗,靠自主創新爭取”。當前,我國制造業基礎雄厚,產業體系完備,但在少數領域仍存在“卡脖子”問題,解決好這一問題,有利于推動制造業向更高方向發展。一方面,需不斷加強自主創新能力,提高制造業核心技術水平,加大對基礎研究和技術攻關的投入力度。另一方面,我國雖在制造業規模方面位居世界第一,但為了更高水平的發展,“走出去、引進來”是一項有效措施,需不斷加強國際合作,積極參與國際科技創新合作,互相分享技術與經驗,各國共同進步。 近年來,我國5G新型技術、智能家電、消費無人機等品牌暢銷海內外,傳統制造業迎來了數字化和智能化發展的巨大變革,智能制造的出現為中國經濟注入了新的活力,促進了產業升級和結構調整。中國目前是制造業大國,進行數字化和智能化轉型升級能有效推動中國制造業走向強盛,更好實現“中國制造2025”宏偉目標。從新中國成立之初,我國連火柴鐵釘都依靠進口,到如今我國躋身世界第一制造大國,我們需深刻認識到自立自強、自主創新始終是推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在信息化時代,制造業的數字化和智能化轉型離不開基礎設施的支撐,需加大對中國制造技術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很關鍵,積極挖掘制造專業人才,研發數字化和智能化產品,提升產品品質。 “綠色制造”是未來制造業發展越來越明確的趨勢,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大自然是人類賴以生存發展的基本條件,必須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站在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綠色制造”“節能減排”已成為全社會的共識,制造業的發展不能以破壞自然為代價。現如今,消費者對環境友好型產品的需求日益增強,“綠色制造”可有效提升行業的品牌形象和市場份額,有利于夯實制造業發展的“壓艙石”。摒棄“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粗放式發展模式,發展“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的產業是讓“綠色”成為制造業發展靚麗底色的一條可行之路,需堅定不移走好可持續發展道路。 自強不息、自主創新,賦能“高端化”發展,助力“智能化”升級,推動“綠色化”轉型是做大做強制造業的關鍵,需緊扣“高質量發展”這一關鍵詞,不斷開辟制造業發展新領域,讓“中國制造”屹立于世界之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