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即將來臨,作為中國傳統的旅游黃金周,旅游市場再度迎來了火爆的出游熱潮,創新性、個性化的旅游“定制”,更為文旅融出發展新天地。 旅游項目在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創新,仍然是激發文旅產業增長的不二良藥。誰能想到,兩名演員搭檔臺下觀眾,就讓西安大唐不夜城的互動節目——“盛唐密盒”火爆出圈。普通景區靠賺門票錢,大唐不夜城靠“單點極致”,他們不賣門票賣文化,做表演的場館、賣小吃的商鋪都是大唐風格,把大唐文化氛圍做到極致,用中式IP硬鋼迪士尼,妥妥的文化自信為復蘇中的文旅產業指明了方向。 當前,各大城市鉚足勁頭抓住這波“旅游熱”,助力經濟全面復蘇,不少地方將創新思維融入文旅業發展,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穿越1800年的“項羽”舞刀弄劍、江南才子翩翩起舞、蓋世英雄鮮衣怒馬……各地文旅局長的“神仙內卷”頻頻沖上熱搜,帶來一波波從產業復蘇到激烈競爭的“熱浪”。 文旅市場激烈的競爭折射出大家對文旅行業的美好預期,想要把握機遇贏得先機,需要對傳統文化項目深入調研,關注游客難點和痛點,善于創新,善于以精細的品質、極致的服務出彩,將“精品化”“精細化”“創新性”貫穿于文旅產業的始終,打造獨一無二的競爭力,給予游客沉浸式體驗享受,不斷推陳出新,做到真正意義上的常看常新。 既得繁花,亦生野稗,面對迅速增長的旅游市場,文旅產業也面臨著不少挑戰。旅游產品的單一化和重復性較高,難以滿足消費者多樣化、個性化的需求。文旅業發展需要結合地方實際情況,著力長遠,摒棄不合理的開發和運營模式,淘汰可能會對生態環境、文化遺產等造成長久傷害的項目。因此,政府規劃、監管和引導是產業更健康發展所必需的,健康有序的行業發展能夠提升游客的體驗感和幸福感。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所有文旅企業被賦予了更大的責任和使命,在注重創新和差異化的同時,需積極挖掘地方文化和旅游資源,推出更具特色和魅力的旅游產品;打造高效、便民、熱忱的地方旅游“金名片”,才能更好地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才能抓住機遇、贏得未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