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共青團中央、教育部、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聯合召開電視電話會議,部署2023年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重點工作。會議要求,西部計劃要進一步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工作、到鄉村工作,主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積極投身鄉村振興。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鄉村振興,關鍵在人、關鍵在干。”人才振興是鄉村振興的基礎。近些年,隨著人們在教育、法治、醫療、環境等方面美好生活需要的日益增長,基層一線尤其是西部地區常面臨缺人才尤其是缺年輕人才的尷尬。大學生從象牙塔畢業不久,也需要到這些火熱的崗位上,加強理想信念、工作作風、能力素質等方面的鍛煉,從而加快角色的轉變,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實行西部計劃,恰好為偏遠輸送了大批優秀青年人才,填補人才缺口,為基層治理提供優秀人才儲備,推動了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產業發展等重大戰略的貫徹落實。 以青春之名 赴西部之約,對緩解大學生就業壓力,幫助青年學子走進基層有積極意義。目前,不少學生對基層存在偏見,對基層的認識要么一知半解,認為基層就是“貧窮”“落后”“條件差”,西部計劃把選擇權交在學生手中,讓想參與實踐的學生“進得來”。通過西部計劃,在人才選拔時結合大學生的專業優勢、個人意愿,確保他們在最需要的地方用得上、干得好、留得住。剛畢業的大學生不僅可以在1-3年的志愿服務期內,熟悉社情民意、凝練作風膽識、增強能力本領。服務期滿后,還能通過參加定向招錄考試、報考專屬崗位等方式進入體制內,繼續服務為民、精進提能。 每一個大學生在走出校園之前,都有著千萬種選擇,而西部計劃是一個能將國家命運與個人前途的緊密結合的最優選擇。更何況,今天的西部日新月異,伴隨鄉村振興戰略的全面實施,為廣大青年施展才華搭建了更加廣闊的舞臺。當然,大學生自身也要摒棄浮躁態度,及時轉變角色、沉下心態,才能不負時代所托,在基層實踐中成長成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