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之濱,海南博鰲。3月28日至31日,博鰲亞洲論壇2023年年會如約而至,吸引全球目光,“一帶一路”也再次成為與會嘉賓熱議的“高頻詞”。今年恰逢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周年,博鰲向世界持續釋放開放合作的強信號,為全球發展繁榮注入新動能。 漫漫絲路,遺澤千年。2013年秋,習近平總書記在哈薩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亞先后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十年間,中國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與151個國家和32個國際組織簽署200余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共建“一帶一路”已經成為當今世界深受歡迎的國際公共產品和國際合作平臺,對促進全球經濟合作、拉動經濟增長發揮著重要作用。 開放合作,才能在不確定的世界中凝聚共識。當前,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的背景下,地緣政治沖突、單邊主義上升、全球經濟衰退……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用共同利益、共同責任將各國命運聯系起來。從中老鐵路、中歐班列、“絲路海運”航線等基礎設施的“硬聯通”,到地理規劃、貿易標準、金融與稅收、海關合作等相關層面規則標準的“軟聯通”,再到攜手打造綠色絲綢之路、健康絲綢之路、智力絲綢之路、和平絲綢之路的“心聯通”……共建“一帶一路”順應全球治理體系變革的內在要求,凝聚起日益廣泛的國際共識,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共建“一帶一路”追求的是發展,崇尚的是共贏和共享,傳遞的是希望。“一帶一路”倡議真正的亮點在于“中國共享精神”,不僅對所有國家開放,也愿將成果與收益同全世界共享。中國與發展中國家積極分享自身成功的發展理念、模式、道路和方案,提供發展所需的包括工業、基礎設施、技術等各個領域的投資,努力以中國式現代化新成就為世界發展提供新機遇,共促繁榮。 開放合作,命運與共。面對不確定的世界,越是關鍵時刻,越需要“結伴成行”,越需要互聯互通。只有合作共贏才能辦大事、辦好事、辦長久之事,在開放合作中回應時代呼喚、應對時代挑戰,不斷續寫互利共贏的新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