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在赴莫斯科對俄羅斯聯邦進行國事訪問之際,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俄羅斯報》和俄新社網站發表題為《踔厲前行,開啟中俄友好合作、共同發展新篇章》的署名文章。文章強調,中俄關系之所以能夠經受住國際風云變幻考驗,關鍵在于找到了國與國正確相處之道。 中俄關系發展到今天,有其深刻的歷史邏輯。作為最大鄰國和全面戰略協作伙伴,建交70余年以來,中俄關系實現了“相互視為友好國家”到“新時代中俄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的歷史性跨越,樹立了新型國際關系的典范。習近平主席和普京總統兩位領導人的互動往來,更是在中俄關系史乃至國際關系史中留下了一段美談佳話。 中俄關系作為世界上最關鍵的雙邊關系之一,是建立在不結盟、不對抗、不針對第三方的基礎上,并且雙邊合作不受第三方干擾。這既是對歷史經驗的總結,也是對國際關系的創新。中國歷來奉行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把中俄關系鞏固好、發展好,是我國基于自身根本利益和世界發展大勢作出的戰略抉擇。中俄雙方有共同的目標,有共同的理想,都在積極推動世界多極化發展,在此基礎上,雙方要進一步深化全領域、全方位的合作,加強雙邊關系的建立維護,助力各自國家發展振興,推動世界和平穩定發展。 關于處理好國與國之間的關系,我們自身應該怎么做,習近平總書記也給了我們答案:“要辦好世界上的事,首先要辦好自己的事”。辦好自己的事就是要我們在總結實踐經驗的基礎上,不斷拓展和深化中國式現代化,在正確道路上奮勇向前,為推動建立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中國智慧和中國力量。 世界越是動蕩不安,中俄關系越應穩步向前。俄羅斯有句諺語“大船必能遠航”。對應的,中國也有句古詩:“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我們要堅信,在兩國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中俄關系一定能夠乘風破浪、揚帆遠航,更好地造福兩國和兩國人民,為維護國際公平正義和世界和平穩定作出更大貢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