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求是》雜志發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文章《加快建設農業強國 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文章強調,農業強國,是拼出來、干出來、奮斗出來的。要鉚足干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步伐,為加快建設農業強國而努力奮斗。 農業是基礎,基礎不牢大廈不穩。縱觀不同歷史時期我們黨對農業現代化的認識發展和實踐探索,農業一直被視為國民經濟的基礎,黨和國家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一切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從新中國成立初期注重社會主義農村建設,到如今新時代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推進農業強國,黨和國家始終重視“三農”工作在實現國家現代化中的基礎地位。實踐證明,把農業做強把農村搞好了,最終的受益者是近6億的廣大農民群眾,才能真正實現共同致富。 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依然在農村。中國有14多億人口,國內糧食消費和需求量巨大,要扎牢國家糧食安全底線,確保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堅持“藏糧于地,藏糧于技”,嚴守18億畝耕地紅線,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和最嚴格的節約用地制度;要加快種業技術創新,為糧食安全提供了技術支撐,抓穩中國人的“糧食飯碗”。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把產業振興作為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積極延伸和拓展農業產業鏈,培育發展農村新產業新業態,不斷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產業是根基,人才是關鍵。帶動農民增收致富,各級政府和部門要發揮引領作用,做好農村產業發展的“領路人”,吸引年輕人回到鄉村,愛上鄉村。要開發鄉土資源,強龍頭、補鏈條、興業態、樹品牌,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國。 啟航當奮楫,風勁好揚帆。廣闊農村大有可為,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征程中,在希望的田野上,鄉村振興有著無限可能。我們要充分認識新發展階段做好“三農”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銳意進取,埋頭苦干,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讓農業強起來、農村美起來、農民富起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