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接力棒,歷史地落在我們這一代人身上。”3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的講話震撼人心、催人奮進。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對我們這代人的諄諄囑托和殷切期望,更是對我們這代人砥礪前行的指引。向著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宏偉目標,奮進! 春風已至,花開可期。過去一年,面對疫情等國內外多重超預期因素沖擊,我國出臺實施了穩經濟、促發展、建小康、抗疫情等一系列危機應對政策。政府工作報告指出,2022年,國內生產總值增長3%,城鎮新增就業1206萬人,年末城鎮調查失業率降到5.5%,居民消費價格上漲2%。貨物進出口總額增長7.7%。財政赤字率控制在2.8%。一串串數字的背后是我們黨和人民共同凝聚的團結奮斗、迎難而上、砥礪前行的強大力量。如今,我們穩步邁入新時代,踏上新征程,新的機遇和新的挑戰應運而生,唯有團結奮斗,積極擔當,自立自強,才能抓牢發展主動權,讓中國式現代化迸發強勁力量。 回首來時路,郁郁滿芳華。在黨的堅強領導下,我們實現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成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1978年,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遍神州大地,極大增強了社會發展活力。黨的十八大以來,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今天,我們正朝著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奮勇前進。百年來篳路藍縷,百年來風雨兼程,我們從未忘記初心,始終堅持人民至上,想群眾之所想,謀群眾之所愿,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將“一枝一葉總關情”的為民情懷落實到每項政策中。我們堅信沒有比人更高的山,沒有比腳更長的路,沒有邁不過的溝壑,沒有渡不過的河流,只要“上下同欲”,必能“不畏風雨”“戰無不勝”。 “莫聽竹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未來已來,將至已至,無論前路有多少風雨、多少險灘,我們鉚足全力翻山越嶺,勇毅前行,將微光匯聚成星河,將小溪匯聚成大海,以“不畏浮云遮望眼”的頑強定力,“千磨萬擊還堅韌”的堅強斗志,共同擘畫中國式現代化的幸福圖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