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全國兩會正在進行。春的氣息,澎湃在這一中國民主殿堂,令世界矚目。來自各地的全國人大代表,代表人民集中行使國家權力;全國政協委員深入協商議政,廣泛凝聚共識,他們把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急難愁盼的問題帶到全國“兩會”,讓人民的所思所盼融入國家發展頂層設計,呈現出全過程人民民主最鮮活、最真實的面貌。 3月10日上午,在由億萬選民選舉產生的2952名全國人大代表的莊嚴投票下,中共中央總書記、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全票當選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習近平主席全票當選,充分反映了黨的意志、人民意志、國家意志的高度統一,更體現了民心所向、眾望所歸,彰顯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民主優越性,是全過程人民民主的一次“公開課”和生動實踐。 黨的二十大報告作出“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當家作主”的重大戰略部署,強調指出,“全過程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屬性,是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民主”。2022年國務院部門共辦理人大代表建議8721件、政協委員提案5865件,分別占建議、提案總數的94.8%和95%,均已按時辦結。過去5年,累計采納代表委員所提意見建議1.8萬余條,出臺相關政策措施7800余項,推動解決了一大批關系改革發展和人民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中國在全過程人民民主上取得的成就充分證明,我們的民主不是形式主義的民主,不是西方式的民主空話,而是真正把人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把各方面社情民意統一到了最廣大的人民利益之中,是一種全鏈條、全方位、全覆蓋的民主。 一個國家民主不民主,關鍵在于是不是真正做到了人民當家作主。在今年兩會召開前,代表委員們的議案提案頻頻“刷屏”網絡,教育、養老、勞動保障、延遲退休……一個又一個“熱搜”,不僅說出了老百姓的心里話,更引發了廣大人民群眾的集體共鳴,體現著為人民服務的理想信念。一路走來,改革開放、脫貧攻堅、全面小康、疫情防控……歷史和實踐也充分證明,中國取得的社會經濟成就與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發展密不可分。 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我們要繼續堅持和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為中國式現代化匯聚更加強勁的人民力量,推動“中國之治”邁上新的臺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