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3日,中央一號文件發布。文件指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黨中央連續20年聚焦“三農”,深刻體現了黨中央對農業、農村、農民的高度關切與重視。初心如磐、使命在肩,青年干部當在“三員”集結號下,彰顯青春擔當,激活發展潛能,在農村舞臺上盡情實現詩與遠方的夢想,奏響鄉村振興奮進曲。 做好春耕“指導員”,“為農”抓特色,讓農業發展走得更穩。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發展鄉村特色產業,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鄉村產業振興需緊緊圍繞發展現代農業,持續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加快構建鄉村產業體系。對此,青年干部要制定符合當地地理環境和種植條件、獨具個性化特色的農業發展方案,打造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將電商、農家樂生態旅游等新興業態引入鄉村,努力留住鄉土韻味、彰顯鄉村本色。 當好振興“戰斗員”,“務農”重人才,讓農村發展走得更久。“推動鄉村全面振興,關鍵靠人。”讓各類人才在鄉村振興中建功立業,是激發鄉村人才活力的重要支撐。青年干部要為各類人才提供新技能培訓服務,強化能力提升,增強工作科學性、創造性,以抗“千斤頂”的擔當、“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決心攻堅克難,保持心系群眾的親民情懷,主動挑起農業經濟發展的重擔,不斷拓展農民群眾的致富途徑,激發鄉村振興內生動力。 干好民生“勤務員”,“姓農”育鄉風,讓農民發展走得更遠。鄉風文明建設既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也是鄉村振興的重要推動力量和軟件基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不僅要讓農民“住上好房子、開上好車子”,還要讓農民“過上好日子、活得有面子”,滿足其精神需求。青年干部要積極發揮基層黨組織在鄉風文明建設工作中的領導作用,充分調動廣大農民群眾參與的積極性、主動性,從思想上形成自覺、制度上形成規范、風氣上形成氛圍,用鄉風文明“軟實力”筑牢鄉村振興“硬環境”,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堅強保障。 強國必先強農,農強方能國強。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再次為描繪鄉村振興畫卷注入強大動力。青年干部應牢牢把握鄉村振興的時代機遇,為家鄉謀發展,為家鄉人民謀幸福,在“三農”的“沃土”上書寫下人生濃墨重彩的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