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有愚公移山的志氣、滴水穿石的毅力,腳踏實地,埋頭苦干,積跬步以至千里,就一定能夠把宏偉目標變為美好現實。”在二〇二三年新年賀詞中,國家主席習近平充分肯定了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所取得的偉大成果,“中國人的飯碗端得更牢了”,深情回顧了疫情發生以來廣大干部群眾的不畏艱辛、勇毅堅守,“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2022年,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宏偉藍圖徐徐鋪展,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全面開啟,奮進新征程的時代號角已經吹響。回望過去十年,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在這十年里,有涉灘之險,有爬坡之艱,有闖關之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洞察國際國內大局大勢,高瞻遠矚、運籌帷幄,準確把握新發展階段,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更為完善的制度保證、更為堅實的物質基礎、更為主動的精神力量。知之愈明,則行之愈篤。前進道路上,只要我們始終保持戰略定力,錨定既定目標,就一定能在奮斗中贏得主動、贏得優勢、贏得未來,創造奇跡。 “14億多中國人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同舟共濟、眾志成城,就沒有干不成的事、邁不過的坎。”在幾千年歷史長河中,中國人民依靠團結奮斗建立了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開發了遼闊壯美的大好河山,戰勝了數不清的自然災害。近代以后,面對國家蒙羞、人民蒙難、文明蒙塵的劫難,中國人民依靠團結奮斗同內憂外患作堅決斗爭,捍衛了民族獨立和尊嚴,書寫了革新圖強、共御外侮的壯麗史詩。團結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戰勝前進道路上一切風險挑戰、不斷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的重要保證。前進道路上,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在黨的旗幟下團結成“一塊堅硬的鋼鐵”,一定能獲得更為強勁的力量。 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一場歷史接力賽,需要一代又一代的有志青年接續奮斗。“青年興則國家興,中國發展要靠廣大青年挺膺擔當。年輕充滿朝氣,青春孕育希望。”廣大青年要勇做時代的弄潮兒,在經風雨、見世面中壯筋骨、長才干,以真才實學服務人民,為祖國的建設添磚加瓦。前進道路上,要以昂揚的姿態,“不負時代,不負華年”。 在歲序更替、辭舊迎新之際,置身于時間的河流,我們將從過去的奮斗中汲取贏得未來的力量。“明天的中國,奮斗創造奇跡。”“明天的中國,力量源于團結。”“明天的中國,希望寄予青年。”讓我們懷著對未來的美好向往,共同迎接2023年第一縷陽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