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公告,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更名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自2023年1月8日起,解除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甲類傳染病防控措施,從“乙類甲管”調整為“乙類乙管”。從“甲”變“乙”,措施要求的調整,對我國,尤其是農村地區新冠疫情防控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我國農村地區地域廣、人口多、底子薄,是疫情防控的重點地區和薄弱領域。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提出,要重點抓好農村新冠疫情防控,嚴格落實屬地責任。當前,隨著病毒變異、疫情變化、疫苗接種普及和防控經驗積累、防控能力提高,我國新冠疫情防控進入了新階段,防控工作面臨新形勢新任務,防疫工作重心由“防感染”轉變為“保健康、防重癥”。但面對突如其來的轉變,農村群眾很難立即了解。一部分人“松了一口氣”,開始在集市、廣場上摘下口罩,在聚集性活動中不保持社交距離。加之元旦、春節臨近,即將到來的返鄉潮和節慶聚集活動,無疑會加快農村疫情傳播速度,增加防控難度。 上下同欲者勝。面對疫情“加試題”,需齊心協力早動手、早干預、早準備,才能讓廣大農民和返鄉人員安心健康過好“兩節”。一方面要通過鄉村大喇叭、微信群、視頻等方式加大宣傳力度,用老百姓聽得懂的、能理解的語言,做到疫情防控宣傳全覆蓋,筑牢疫情防控的人民防線,引導群眾當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增強自我防護意識。另一方面要著力提升農村地區新冠肺炎醫療保障能力,提前做好防疫物資的儲備,加強老年人等重點人群健康監測,明確和暢通轉診“綠色通道”,最大可能降低重癥率、病亡率,確保實現農村地區疫情“壓峰”轉段、順利度過流行期。 浮云難遮日,霧散終有時。農村地區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任務更加艱巨。但作為疫情防控的“參與者”“見證者”“親歷者”,廣大黨員干部群眾也在用各自的方式休戚與共、頑強抗爭,涌現出一個個村民互助、余藥共享、物資互贈的暖心之舉。我們堅信,舍身戰“疫”終不悔,前行之路必有光,疫情防控定會迎來最終勝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