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2月15日是“世界強化免疫日”,是提醒大家要豐富免疫知識和重視免疫力、提高預防傳染能力和增強自身健康素質的主題宣傳日。 三年舉國“戰疫”磨鈍了新冠病毒的“尖角”,病毒呈現出傳播力強、致病力弱的表現,給人群帶來的整體健康風險趨于緩和。先后出臺的防疫“二十條”、“新十條”優化措施,以往的出入掃雙碼和跨地區流動查驗取消、各景點商場全面敞開……面臨疫情防控的新形勢新任務,各地需要結合地方實際制定和落實新舉措,科學精準、有序高效推進疫情防控工作。 加強疫苗接種,構建免疫屏障。隨著疫情防控舉措不斷優化調整,給人群帶來的便利和生產生活有序恢復的動力無疑是強勁的。在時代呼吁人人當好個人健康第一責任人的大背景下,老年人應對疫情的自我保護能力,讓人擔憂。目前病毒致病力逐漸減弱,并不意味沒有風險。抗疫實踐表明,接種新冠肺炎疫苗是全人類徹底戰勝疫情的必然途徑,加強各類重點人群疫苗接種迫在眉睫。我們要通過各種方式加強宣傳動員,深化人群對疫苗接種重要性、必要性的認識,引導和幫助各類人群自覺主動支持、參與疫苗接種,尤其是患有基礎疾病多、行動不便的老年人等特殊人群,要采取接送或上門等接種服務,并有力做好全程陪同接種、留觀、護送等措施,切實提高新冠疫苗的知曉率、接種率和覆蓋率。 增強防患意識,科學精準防疫不等于“完全放開不防”。現在的治療和防控方案還在持續優化、完善中,我們的常態化防控尚未結束。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堅持就是勝利!”我們要始終堅持常態化防疫防控,常態化做好科普宣傳、強化重點人群健康情況的分類管理,落實好相關人員的個人防護、疫苗接種、健康監測等,提供好正常所需的醫療服務及基本生活必需品的供給,維護好正常的生活生產秩序,及時解決人民群眾提出的急難愁盼問題,切實滿足疫情處置期間日常所需,共同筑牢筑好安全免疫屏障。 當前是與病毒對抗相持最為困難的時候,我們將共同度過一個“寒冷的冬天”。每一位國人,應主動擔負起守護個人自身健康、家人健康的責任。讓我們養成科學規范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風、多鍛煉、少聚集、保持安全社交距離等健康衛生的生活習慣,當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切實增強身體的免疫能力,共同構建全民健康免疫屏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