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2022年12月4日20時09分,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圓滿完成飛行任務,歷時6個月返回艙成功著陸。此次半年的“太空出差”解鎖了多個“首次”,首次實現(xiàn)兩個20噸級的航天器在軌交會對接,中國6名航天員首次實現(xiàn)太空會師,首次實現(xiàn)空間站艙段轉位,首次使用組合機械臂支持航天員出艙活動,首次實現(xiàn)貨運飛船2小時自主快速交會對接……一項項亮眼成績不斷刷新著航天事業(yè)的“中國高度”,中國追逐航天強國的夢想永不停步。 中國自古便有著“航天夢”。從嫦娥奔月的傳說,到敦煌石窟里的“飛天”壁畫,從春秋時期魯班、墨子制作的飛行木鳶,到明朝人萬戶的載人飛行實驗,中國人的“航天夢”從未中斷。如今,從“神舟”飛天到“天宮”遨游,從“墨子”探尋未知到“北斗”造福人類,一代又一代航天人接續(xù)奮斗、不斷探索,一次次突破具有自主知識產(chǎn)權的關鍵核心技術,將中國印記留在星辰大海,讓航天成為我國一張享譽世界的“金色名片”,也讓中國航天精神成為我們走在航天強國夢道路上的恒久信念。 “航天科技是科技進步和創(chuàng)新的重要領域,航天科技成就是國家科技水平和科技能力的重要標志。”黨的十八大以來,航天領域取得一系列重大成就。“嫦娥”攬月,將珍貴的月壤帶回地球;“天問”探火,在遙遠的火星上留下中國印跡;“羲和”逐日,中國太陽探測實現(xiàn)零的突破……航天科學技術的發(fā)展日新月異,既反映出我國科技創(chuàng)新水平的日益提高,也展現(xiàn)出中國航天精神的歷久彌堅。宇宙浩瀚,中國在追夢之路要從“跟跑”向“領跑”轉變,就必須弘揚好中國航天精神,尤其在身處如今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時刻,我們更應主動適應時代所需,以時代砥礪精神、以奮斗培養(yǎng)才能、以作為不負人民,用銳意創(chuàng)新的勇氣、敢為人先的銳氣、蓬勃向上的朝氣匯聚起實現(xiàn)中國航天強國夢的磅礴力量。 “探索浩瀚宇宙,發(fā)展航天事業(yè),建設航天強國,是我們不懈追求的航天夢。”漫漫征途,中國航天夢想的探索永無止境,中國航天人的接力從未停止。在航天夢的新篇章,我們要繼承和發(fā)揚中國航天精神,時刻銘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囑托,瞄準世界科技前沿,練就過硬本領、矢志艱苦奮斗、勇于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爭做建設航天強國、科技強國的生力軍和突擊隊,在逐夢太空的新篇章中續(xù)寫華麗的中國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