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出十周年。十年前的今天,習近平總書記在參觀國家博物館《復興之路》展覽時,首次提出并闡述“中國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十年后的今天,長征二號F遙十五運載火箭直上云霄,將神州十五號載人飛船精準送入預定軌道,中國空間站在軌建造圓滿收官! 從2012年到2022年,中國航天,問鼎蒼穹,碩果累累!十年來,我們筑夢天宮,建成完全獨立自主的空間站;我們奔向月球,“繞、落、回”三步走規劃如期完成;我們邁步火星,“天問”“祝融”實現中國人從地月系到行星際的跨越;我們逐日而行,“夸父一號”開啟綜合性太陽觀測的新時代……一個個高光時刻,不斷刷新著我國航天事業的新高度,見證著中國人的航天夢一步步走向現實。 星途漫漫,上下求索。天宮、嫦娥、玉兔、祝融、夸父……這些以神話命名的航天器背后,是中華民族五千年夢想的一脈相承。戰國時期墨子發明了木鳶,東漢時期張衡發明渾天儀、諸葛亮發明了天燈,明朝萬戶利用火箭飛天。新中國成立后,中國航天人從零起步,艱苦奮斗、自力更生、自主創新,翻越一座座高峰,鍛造出“兩彈一星”精神、載人航天精神、探月精神和新時代北斗精神。回顧過去,中華民族綿亙前年的飛天夢想已然實現;展望未來,中華民族星海征途才剛剛起步,肩負億萬人民群眾對光明未來的寄托和良愿。 九霄凌云再問天,闊步共筑中國夢。新時代的航天夢是中國夢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的航天事業取得得輝煌成就,讓我們每一個中華兒女都倍感驕傲。當前科技創新成為大國博弈的重要戰場,航天事業作為最具挑戰性和廣泛帶動性的高技術領域之一,是國家推動建設“科技強國”的強大引擎。腳踏實地,方能仰望星空,建設航天強國,要靠一代代人接續奮斗。站在新征程新起點,唯有強化使命擔當、勇于創新突破,用今日的汗水成就明天的輝煌,以奮進姿態邁向星辰大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