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上午,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九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在泰國曼谷國家會議中心舉行。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會議并發表題為《團結合作勇擔責任 構建亞太命運共同體》的重要講話。習近平主席在講話中指出:“新形勢下,我們要攜手構建亞太命運共同體,再創亞太合作新輝煌。”構建亞太命運共同體,這不僅符合中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發展需要,更順應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世界潮流,是時代所需、民心所向。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起伏反復,病毒頻繁變異,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世界經濟脆弱復蘇,國際社會迫切期待更多信心、希望與合作。在與疫情的對抗中,中國以“中國速度”和實際行動為世界帶來了戰勝疫情的信心和希望。疫情爆發,中國第一時間采取強有力措施,迅速控制疫情;第一時間復工復產,自給自足的同時為世界提供各類抗疫物資;第一時間分享疫情相關信息和抗疫經驗,為世界提供重要參考;第一時間自主研發,成功研制新冠疫苗并向世界提供疫苗援助……塞爾維亞總統深情親吻五星紅旗,意大利民眾奏響《義勇軍進行曲》,“疫情中的綠洲”就是世界人民對中國抗疫行動最好的注解。中國抗擊疫情的“中國藥方”為亞太經濟復蘇注入了新動力,為構建亞太命運共同體、共享繁榮發展成果指明了發展方向。 “保護生態環境、應對氣候變化是全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作為化石能源消費大國的中國,用2030年“碳達峰”、2060年“碳中和”的目標,在全球低碳減排中,充分彰顯了我國積極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大國擔當。在微光火炬、氫能大巴、綠電供應中開場的“綠色冬奧”,被越來越多人認可和接受的新能源汽車,風電光伏產業的大面積鋪設,能源綠色低碳轉型行動、節能降碳增效行動等重點領域碳達峰的實施方案……中國正用實際行動,在綠色低碳發展道路上越走越遠、越走越好。當前,亞太地區正面臨氣候變化帶來的嚴峻挑戰,由此誘發的糧食安全問題、社會安全問題、金融風險不容小覷,中國在綠色低碳發展中的“中國經驗”為推動亞太地區碳減排,共同走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道路提供了優良借鑒。 構建亞太命運共同體,必須走合作共贏的道路。“要發揚‘大家庭精神’,同舟共濟、守望相助,朝著構建亞太命運共同體不斷邁進!”習近平主席的講話擲地有聲,充分體現了中國人民走和平發展合作共贏道路的鮮明立場,為構建亞太命運共同體指明了未來的方向。中國發展離不開亞太,亞太繁榮也離不開中國。加入亞太經合組織30多年的中國,不斷以大國智慧和大國擔當,為亞太和世界的穩定與繁榮作出重要貢獻。“一帶一路”的相互促進、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和絲路基金的相繼成立、新型投融資平臺的打造……種種措施都表明了中國扎根亞太、建設亞太、造福亞太的堅定信心和不變決心。堅定奉行互利共贏的中國已經逐漸成為亞太地區乃至全球經濟發展引擎,助力亞太地區成為全球最具增長活力的地區。 中國是亞太大家庭的一員,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亞太,更有利于亞太。作為全球抗疫最可靠、最值得信賴的中流砥柱,助力亞洲繁榮發展、開創美好未來的堅定力量,中國必將與廣大亞太國家一起,凝聚共克時艱的磅礴偉力,讓亞太經濟繁榮發展、美好未來指日可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