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非凡十年,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億萬中國人民堅定信心、挺身而出、迎難而上、風雨同舟,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跡,譜寫了氣吞山河、感天動地的壯麗史詩。站在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點上,年輕干部更應承壓奮進,勇挑重擔,以青春熱血,澆筑泱泱華夏的萬里長城,為成就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青春力量。 “不惜為我身先死,后繼頻頻慰九泉。”革命烈士鄧恩銘寫于家書上的這首《訣別》,讓每一位共產黨員都深刻感受到高尚的共產主義情操與視死如歸的革命意志。自建黨以來,多少英雄烈士將生命置于腦后,前赴后繼,以一腔熱血換來中華民族崛起的一條光輝道路。堅定的理想信念是干事之源、成事之基,是指引我們前行的方向。年輕干部應傳承革命先輩們的信仰力量,堅定對黨忠誠的理想信念,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把對個人價值的實現,融入到黨和國家事業中,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斷地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讓青春在黨和國家需要的地方綻放璀璨光芒。 砥礪實干擔當,練就過硬本領。在黨的偉大事業道路上,有無數仁人志士、華夏同胞身體力行、砥礪奮進,有積勞成疾,做過20多次手術卻依舊勤政愛民的“治亂書記”文建明;有從業9年,處置五百起案件,卻從未被投訴過的“詹媽媽”詹紅荔法官;有用10年時間,將一個“窮山村”“后進村”打造成了一個全國聞名的“致富村”“信用村”的“全能支書”朱玉國。黨的十八大以來,更有無數年輕的共產黨員,響應國家“三支一扶”號召,告別父母、背井離鄉,在基層書寫青春夢想。年輕干部不能在“溫室”中成長,習近平總書記勉勵廣大年輕干部,“干事擔事,是干部的職責所在,也是價值所在。”經風雨、見世面才能壯筋骨、強才干,年輕干部應努力學習前輩們的奮進精神,撲下身子,沉到一線,敢啃“硬骨頭”,敢于“涉險灘”,勇于擔當,著力實干,用青春汗水夯實民族強大之基。 “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十年來,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我們實現了全面小康這個中華民族的千年夢想,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我們打贏了疫情防控總體戰、阻擊戰,人民的安全感幸福感日益增加;我們全面推進中國特色大國外交,中國人民真正地站在了世界舞臺的中央……我黨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的理念,把為人民謀幸福的初心貫穿黨全部工作的始終。年輕干部深入基層一線是挑戰,更是機遇,是真正地站在人民群眾中間的機遇。在基層做群眾工作的經歷,將會在不遠的將來成為年輕干部去往更大舞臺,邁入更高層次的敲門磚。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年輕干部要堅持同人民休戚與共、生死相依,真抓實干、勤勉篤行,用公仆情懷涵養為民本心,凝聚團結一致走向美好未來的人民偉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