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2022年10月25日,是抗美援朝72周年紀念日。72年前的今天,英勇的志愿軍們粉碎了美帝國主義陳兵國門,企圖將新生的人民政權扼殺在搖籃里的丑陋妄圖,這一戰拼來了山河無恙,國泰民安。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偉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時空、歷久彌新,必須永續傳承、世代發揚。”誠哉斯言,作為新時代的青年,身逢百年歷史的交匯期,更應賡續紅色精神、踐行為民之路,書寫好下一個百年華章。 “打的一拳開,免得百拳來。”新中國成立之初,百廢待新,百業待舉,中國人民迫切需要一個安穩的環境來發展經濟。然事與愿違,帝國主義將戰火燒到新中國的家門口,中國人民奮起反抗,最終以“鋼少氣多”力壓“鋼多氣少”,譜寫出了驚天地、泣鬼神的雄壯史詩。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抗美援朝戰爭鍛造形成的偉大抗美援朝精神,是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必將激勵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克服一切艱難險阻、戰勝一切強大敵人。”鏗鏘的話語、莊嚴的宣示,時刻激勵著我們青年干部要堅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以執著的理想信念,純真的赤膽忠心為黨和人民不懈奮斗。 在抗美援朝戰爭期間,黨中央統攬全局,實施了強有力的戰爭動員,號召全黨上下都要牢牢堅守馬克思主義信仰,美帝主義只是紙老虎,抗美援朝必將取得永久性勝利,開展了一場波瀾壯闊的抗美援朝運動。“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作為新時代的青年干部,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道路上,要勇做沖鋒陷陣的“闖將”,攻城拔寨的“尖兵”,敢為人先的“頭雁”,始終做到“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 “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在殘酷的朝鮮戰場上,志愿軍將士面對強大而兇狠,被視為不可戰勝的美西方敵人,拋頭顱、灑熱血,奮勇拼搏,以大無畏的精神攻堅克難,為后世樹立起一座座精神的豐碑。精神的偉力,總能帶來心靈的震撼;信仰的光芒,總能穿越時空的阻隔。“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作為新時代青年干部,要緊抓時代機遇,敢于犧牲,不懼嚴峻挑戰,保持“越是艱險越向前”的英雄氣概,保持“我以我血薦軒轅”的昂揚斗志,埋頭苦干,努力創造出無愧于黨、無愧于人民、無愧于時代的輝煌成績。 “大鵬之動,非一羽之輕也;騏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 當代青年干部,只有沿著抗美援朝這一中華民族精神坐標,將黨的二十大報告精神內化于心,外化于行,不馳于空想,不騖于虛聲,才能開創嶄新時代,書寫新的青春之歌,讓“中國號”巨輪朝著民族復興,劈波斬浪、揚帆遠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