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足跡十年心,一字一句總關情。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會議、考察、賀詞、賀信、外交等多個不同場合發表重要講話,其中不乏膾炙人口、字字珠璣、充滿哲思的“金句”。在黨的二十大即將到來之際,黨員干部不妨從“案頭書”中勾畫和品味這些“金句”,從中汲取精神力量,奮力走好新時期的趕考路。 2019年3月,在意大利進行國事訪問時,習近平主席與意大利眾議長菲科進行了這樣一席對話。菲科問:“當選中國國家主席時是什么心情?”習近平主席回答:“這么大一個國家,責任非常重、工作非常艱巨。我將無我,不負人民。我愿意做到一個‘無我’的狀態,為中國的發展奉獻自己。”此后,“我將無我,不負人民”成為“年度熱詞”,在黨員干部中爭先傳播。短短8個字,“言之易,行之難”。但是,習近平同志卻身體力行、率先垂范,十年來,他心之所向、行之所至,無不關乎人民,始終堅守人民情懷,體察民情、傾聽民意,把人民安居樂業、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用心用情用力解決群眾關心的實際問題。作為黨員干部,就是要厚植這種“公而忘私”的情懷,在一心為民中扮好公仆角色。 “征途漫漫,惟有奮斗。”這是習近平主席在2021年新年賀詞中的一句“金句”,充滿革命樂觀主義豪情,更催人奮進。他曾反復告誡全黨:“前進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風順,越是前景光明,越是要增強憂患意識,做到居安思危。”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是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需要一抓到底、常抓不懈、持之以恒、久久為功。“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寫半句空。”邁向新的趕考路,黨員干部要增強政治定力,練就一身“坐冷板凳”的功夫,堅持發揚“一錘接著一錘敲”的“釘釘子”精神,以“啃硬骨頭”的膽識和“愚公移山”的韌勁持續攻堅克難,不斷開創嶄新業績。 “只爭朝夕,不負韶華”是習近平主席在2020年新年賀詞中的“金句”。黨的十八大以來,他多次勉勵年輕干部和廣大青年要珍惜光陰、志存高遠、圓夢人生。“敢于有夢、勇于追夢、勤于圓夢”是他為青年“定制”的成長手冊中的重要內容。“青春須早為,豈能長少年”,在大好的青春年華就要選擇奮斗,而不是“躺平”,否則就會抱憾終身、追悔莫及。年輕干部是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希望,要始終牢記習近平同志的殷殷囑托,以“不向光陰惰寸功”的緊迫感筑牢理想信念根基,守住拒腐防變防線,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練就過硬本領,自覺將“小我”融入“大我”,在追夢圓夢中書寫精彩華章,不負黨和人民期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