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前進的一小步,都是夢想的一大步,中國空間站永遠值得期待。”這是我國航天員劉洋不久前完成的空間站第五次出艙的感言。神舟十四號在廣袤無垠的太空,向全世界發出了“航天贊歌”的中國最強音。 何其驕傲,我國的航天夢幻組合正翱翔在距離地球400公里的太空,不久之后,夢天實驗艙也將與天和核心艙、問天實驗艙、神舟十四號、天舟四號“碰頭”,標志著中國空間站即將全面建成。“空間站能在天上飛,而且我們作為一個國家能獨立自主干出空間站在天上飛,就意味著你真的是一個航天強國。”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空間站系統總指揮王翔無比驕傲自豪地說。 “發展航天事業,建設航天強國,是我們不懈追求的航天夢。” 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向全體航天人發出建設航天強國的動員令,為中國航天事業的前行注入了強大動力。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決策重大戰略和重大工程,為航天強國建設指明了前進方向。十年間,中國航天堅定道路自信,充分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獨立自主完成了中國空間站從設計、制造到測試的全過程。太空交會對接的時間從44小時縮短到7個小時,航天員駐留的時間則從十三天增加到半年。這“一增一減”,濃縮了中國載人航天跨越式發展的巨大成就。 目前,我國在軌運行應用衛星數量超過600顆,北斗導航服務全球,風云衛星精準預測天氣,“高分天眼”全天時全天候關照陸地,超過2000項航天技術成果實現轉化,見證了中國航天服務民生的卓越貢獻。中國探月工程完成“繞落回”三步走戰略,嫦娥三號成功著陸月球、嫦娥四號開啟人類首次月背著陸探測,嫦娥五號帶回月壤樣本,千年神話一朝夢圓。4億公里之外,“天問一號”環繞器正在進行環火星探測,“祝融號”火星車已在火星行駛近2000米,一次探測完成環繞、著陸、巡視三大目標,這也是人類航天史上的第一次,中國航天交出的“夢幻答卷”璀璨奪目、熠熠生輝。 到月球南極進行科學探測,小行星探測、火星取樣返回、探索木星系,新一代載人火箭、新一代載人飛船研制……面向未來,探索永無止境,逐夢永不停歇,中國航天正在以奮勇姿態啟航嶄新征程,在浩瀚宇宙唱響航天強國的“中國夢之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