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老師應該有言為士則、行為世范的自覺,不斷提高自身道德修養,以模范行為影響和帶動學生,做學生為學、為事、為人的大先生,成為被社會尊重的楷模,成為世人效法的榜樣。三尺講臺上,教師們播灑汗水用諄諄教誨點亮學生夢想;桃李園中,學生們奮勇爭先創豐功偉績回報社會大眾。百年初心,百年使命,教育工作者始終踔厲奮發、篤行不怠,在基層教育一線上發光發熱。 堅守鄉村,在荊棘叢生處踐行人生使命。“學習陶行知,到艱苦的鄉村教書辦學。”廣大鄉村教師堅守在貧困地區,用教育來阻斷貧困的代際傳遞,他們兢兢業業,扎根基層,開闊了鄉村學生的視野,滋潤著鄉村教育的沃土,鄉村的文明之光在他們的堅守和傳承中,愈發閃亮。他們把自己活成了一盞明燈,散發出光和熱,照亮著鄉村孩子們的夢想,用愛心和智慧點亮他們的人生夢想。 立德樹人,在鮮花掌聲中發揚高風亮節。“一支粉筆,兩袖微塵,三尺講臺,四季耕耘。”教師授予學生以知識和良知,用“仁而愛人”的情懷奉獻教育事業;學生回饋教師以尊重和敬仰,用“親其師而信其道”的態度報答師恩,是我們應有的社會風尚。在學生們的鮮花簇擁和掌聲雷動中,教師們并不會因為已有成績而驕傲自滿,而是整裝待發繼續前行,用高風亮節感染著身邊的每一個人。 服務社會,在默默無聞里厚植偉大情懷。“三寸粉筆三尺講臺系國運,一顆丹心一生秉燭鑄民魂。”從古至今,中華民族的文明薪火得以延續,價值觀念得以遠播,教師這個職業,可以說是居功至偉。當前,國內外環境的深刻變化帶來一系列新機遇新挑戰,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對教育的需要、對科學知識和優秀人才的需要愈發迫切。作為打造中華民族“夢之隊”的筑夢人,廣大教師默默耕耘,用涓涓細流般的和風細雨匯聚成浩瀚磅礴之力,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奮斗。 《禮記》有言,建國君民,教學為先;《荀子》有言,國將興,必貴師而重傅。今天,教師被譽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一個肩膀挑著學生的未來,一個肩膀挑著民族的未來”。他們站上三尺講臺上,給下一代教授知識,在崗位上辛勤工作,默默奉獻,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上,用行動托舉起了無數希望,為孩子們搭建了夢想的橋梁,他們身上的家國情懷,激勵著一個民族勇毅前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