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2022年中國網絡文明大會即將在天津開幕,大會圍繞“誠筑文明 信助發展——攜手共建網絡誠信”主題舉行高峰論壇,發布了2021年度中國網絡誠信十件大事、《中國網絡誠信發展報告2022》和網絡文明主題歌曲等。人無信不立,業無信不興,國無信不強,網絡誠信是互聯網發展的重要基石。夯實“誠信基石”,需要道德教化、法治護航,更需要行為規范加持。 搶占網絡道德建設“新高地”,奏響“時代強音”。新時代網絡道德建設關鍵在于牢牢掌握網絡輿論工作的主動權和話語權。通過加強網絡話題設置,緊扣“喜迎二十大”、“四史教育”、弘揚“三個不相信”精神等熱點,著力打造一批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的網絡精品,引導網絡傳播“國潮”熱;強化網上道德示范引領,鼓勵一批知名度高、影響力大的道德模范在網絡發聲,引導更多“網紅”“大咖”爭做正面輿論的傳播者、誠信理念的踐行者和網絡文明的守護者。借助個性化制作、可視化呈現、互動化傳播等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推動網絡道德宣傳入腦入心,不斷搶占網絡道德建設主陣地。 鍛造網絡法治建設“鐵拳頭”,掃除“噪音雜音”。網絡虛擬平臺因具備隱蔽性強、傳播速度快、犯罪成本低等特點,逐漸成為“網絡水軍”“鍵盤俠”瘋狂滋生的土壤。網絡謠言、網絡暴力、公民個人信息泄露等新型犯罪行為,不僅影響網民個人的安全和健康,也關系著國家和社會的和諧與穩定,亟須法律“亮劍”。呼吁專門制定反網絡暴力法,從立法層面明確規定網絡暴力的內涵、外延及實施該類行為的侵權方式和責任形式,讓懲治網暴有法可依。對捏造新聞、挑起事端、顛倒黑白、操縱輿論等網絡犯罪行為堅決打擊,發動“朝陽群眾”,鼓勵有獎舉報,推進以案說法,引導廣大網民理性表達、正確發聲,共建共享新時代誠實守信的網絡生態。 啟動網絡行為規范“強引擎”,延續“文明回音”。網絡行為規范主要作用于網民和網絡平臺,黨員干部和青少年群體在網民中占比較大,以明確的行為規范予以約束最有效且最適用。《關于規范黨員干部網絡行為的意見》明確要求黨員干部在網絡上要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發揮好模范帶頭作用,走好網上群眾路線,為黨員干部網絡行為劃清了不可逾越的底線和紅線;青少年是國家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為青少年健康成長保駕護航,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通過建立健全政府、學校、家庭、社會相結合的網絡素養教育機制,全過程宣傳和灌輸網絡誠信理念,著力提升青少年正確用網和安全防范意識能力。同時,進一步強化網絡平臺責任,加強互聯網行業自律,倡導履行社會責任,堅持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并重,共同營造安全清朗的網絡空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