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視《新聞聯播》推出系列報道“解碼十年”,數萬億級的大數據,解讀出中華大地十年幸福巨變背后的成功密碼,激勵著年輕干部要以昂揚的姿態、不懈的勁頭,詮釋青年一代的責任與擔當。@青年人,新時代的趕考路已經鋪開,我們要感悟“解碼十年”背后蘊藏的精神力量,在實踐中磨礪、在磨礪中成長,奮楫前行,繼往開來,閃耀青春光芒。 @青年人,感悟“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信仰力量。“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黨的百年征程告訴我們,理想信念之火一經點燃,就會熊熊燃燒下去。正是對共產主義的遠大理想和崇高追求,才有了奔走在扶貧道路上的黃文秀、扎根山區立志育人的張桂梅、堅守孤島32年的王繼才夫婦……他們身上所蘊含的精神,恰是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巨輪前行的不竭動力。“千萬萬青年,自當壯志凌云,負青天而適南冥,掛云帆而濟滄海。”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青年人應當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信心,走好新的趕考之路。 @青年人,凝聚“不待揚鞭自奮蹄”的實干力量。“繩短不能汲深井,淺水難以負大舟。”習近平總書記曾寄語青年:“當代中國青年是與新時代同向同行、共同前進的一代,生逢盛世,肩負重任。”脫貧攻堅,讓9899萬貧困人口一朝邁入小康社會,實現了脫貧路上一個都不能少的豪言壯語。“千萬萬青年,自當勇擔責任,責如山肩如鐵,任重而道遠。”青年人應當主動下沉一線,到條件最艱苦、任務最繁重的基層去接受磨礪、鍛煉,不能停留在口頭上“喊喊口號”,從“被動接受”走向“主動選擇”,從“要我干”變成“我要干”,用積極主動的態度對待每一項工作。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精神起而行之,真抓實干,主動作為。 @青年人,汲取“越是艱險越向前”的奮進力量。“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不管是“讓母親河永葆生機與活力”,還是“穿山越壑,向交通空白處挺進”,亦或是“開啟人與自然新篇章”,背后彰顯的都是“不獲全勝,決不收兵”的決心。“千萬萬青年,自當奮斗不息,難于前而不止,雖無成而不棄。”青年人應當敢于啃最硬的骨頭,敢于在艱險處逆流而上,全力以赴破難關、集中力量解難題,永葆斗爭精神,敢于“亮劍”,勇毅前行。 新時代青年人生逢盛世,應當把精神力量外化于行,發揚青春優勢,展現青年干勁,擁抱奮斗,勇挑大梁,拒絕“躺平”,遠離“佛系”,用一往無前的精神狀態,努力成為可堪大用能擔重任的棟梁之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