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新征程新任務,青年一代生逢其時、重任在肩,只有心中有理想、身上有本領、肩上有擔當,才能不負黨和國家的寄托和期望,以堅定的信念接過歷史的接力棒,以奮斗者的姿態勇挑重任,在實現民族復興的賽道上奮勇爭先。 以“三個不相信”為精神底色,吹響走在前列的“沖鋒號”。70多年前,烈士楊根思在戰場上立下了“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務,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難,不相信有戰勝不了的敵人”的錚錚誓言,直至戰斗到最后一刻與敵人同歸于盡。對英雄最好的緬懷,就是傳承他的精神,汲取奮進力量。縱觀新時代,在困難時期,總有人“逆行”向上,吹響走在前列的“沖鋒號”。在疫情一線,有不眠不休的醫護人員,有挺身而出的志愿隊伍,有遵守制度的普通群眾;在基層一線,有腳踏實地的“泥腿子”干部,有干事創業的鄉賢帶頭人,有無數黨員干部為鄉村振興而努力奮斗。他們在困難時刻,艱苦條件下選擇迎難而上,以“逢山開路,遇水搭橋”的魄力真抓實干,爭做無所畏懼的新英雄。“三個不相信”是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青年一代要以清澈、純粹的姿態接過先輩的接力棒,大力弘揚“三個不相信”精神,以飽滿的精神狀態、亮麗的精神底色去克服困難、完成挑戰,奮力書寫好新時代爭當表率、爭做示范、走在前列的時代答卷。 以“邁步從頭越”的氣勢向前,練就干事創業的“硬本領”。百年征程中,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向歷史交出了一份優異的答卷。如今,在朝著第二個百年目標奮斗的征程上,青年一代敢為人先,在趕考路上堪當重任,不負韶華、不負期許,為建功新時代貢獻青春力量。天才少女谷愛凌敢于打破自己的界限,為了一個動作,她可以在練習時摔倒100次,努力6年;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空間站建造青年團隊挑大梁、擔重任、接續奮斗,在逐夢太空的征途上發出青春的奪目光彩。這些青年人只爭朝夕、不負韶華,在干事創業的道路上奮勇爭先、刻苦奮斗、練就本領。“奮斗是艱辛的”,本領是需要不斷磨練的,作為青年人,我們決不能安于現狀,選擇“躺平”,而要牢記“奮斗是青春最亮麗的底色,行動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礪”,努力在工作中奮勇爭先、向上攀登,堅持在勤學篤行中增長能力才干,成為獨當一面的人才。 以“甘為孺子牛”的精神品質,爭當人民滿意的“勤務員”。“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是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高尚品格的生動寫照。曾任中國工農紅軍第一軍軍長的許繼慎烈士在給兒子最后的信中寫道:民如水,我如魚;民如地,我如林。一部紅軍長征史,就是一部反映軍民魚水情深的歷史。在湖南汝城縣沙洲村,3名女紅軍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臨走時,把自己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給老人留下了。老人說,什么是共產黨?共產黨就是自己有一條被子,也要剪下半條給老百姓的人。回望現在,不論是“大走訪大落實”新風行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都圍繞群眾的痛點難點問題,察民情、聽民意、解民憂,俯下身子為群眾辦事,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困難。作為青年干部,始終牢記“我是誰、為了誰、依靠誰”這個根本,認真做好“掛包幫、轉走訪”等各項工作,只要干部心里裝著群眾,群眾自然就會把干部當親人,這是一種從情懷到篤行的實干擔當,更是一種從牽掛到笑臉的幸福蝶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