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是國際青年日。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青年是整個社會力量中最積極、最有生氣的力量,國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來在青年。”新時代的號角已經吹響,我們青年要不斷強化責任擔當,在青春賽道上跑出我們這代人的最好成績。 以“乘風奮楫逐浪高”的拼勁,做孜孜不倦的進取青年。習近平總書記說道:“追求進步,是青年最寶貴的特質,也是黨和人民最殷切的希望。”周恩來13歲喊出“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豪壯口號,它穿越歷史煙云,震撼著雄闊的時空,至今仍有著朝氣蓬勃的生命力,激勵著一代又一代年輕學子為報效祖國而奮發暢游學海,砥礪前行。每一個時代都有每一個時代的風口,作為青年干部,我們要順勢而為,在火熱的青春中放飛人生夢想,在拼搏的青春中書寫事業華章。 以“勇立潮頭敢為先”的闖勁,做篤行不怠的奮斗青年。新時代的中國青年要有生逢其時、使命在肩的責任擔當。北京師范大學碩士畢業生黃文秀放棄高薪工作,回歸廣西百色市樂業縣百坭村擔任扶貧書記,推動貧困發生率降低近20%。她一心為民,把扶貧路當“長征路”,以“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意志,讓青春在基層這片廣闊天地中綻放。青年同志就應拿出“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勇氣和激情,大膽走別人沒有走過的路,大膽做前人沒有做過的事。敢于破舊立新、善于推陳出新,爭做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的闖將。 以“闊海揚帆行萬里”的韌勁,做櫛風沐雨的實干青年。青春由磨礪而出彩,人生因奮斗而升華。黃國平博士“走了很多路,吃了很多苦”,立志“把書念下去,然后走出去”,挺過貧窮與命運的捉弄,終于跑到了光的面前。在這片廣闊的天地中,我們心中激蕩的熱血應是以“釘子式”的鉆勁、“竹子般”的韌勁,挑最重的擔子、啃最硬的骨頭,爭當攻堅克難的實干者,不當怕見風雨的泥菩薩。要敢于以堅韌不拔的意志勇氣直面困難,想點子、出主意,用無私無畏的豪氣戰勝前進道路上的一切艱難險阻,以開拓創新的精氣神和埋頭苦干、真抓實干的自覺行動,突破工作“難關”,做能擔重用的棟梁之材。 征途漫漫,唯有奮斗。新時代的青年,要謹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乘理想之馬,揮鞭從此起程,路上春色正好,天上太陽正晴”,讓青春在不懈奮斗中綻放絢麗之花。少年不懼歲月長,且不負青春好時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