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國家的進步,鐫刻著青年的足跡;一個民族的未來,寄望于青春的力量。新時代的中國青年,生逢其時、重任在肩,要以堅定的理想信念,學深悟透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用馬克思主義觀察時代、把握時代、引領時代。 新時代的中國青年是有志青年。百二秦關終屬楚,三千越甲可吞吳,立下志向,堅定追求,方能遠航。百年前的青年,面對的是救亡圖存;七十多年前的青年,面對的是建設國家;四十多年前的青年,面對的是改革開放……而如今,17歲的中國小將蘇翊鳴和18歲的谷愛凌在北京冬奧會上成功拿下金牌,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平均年齡不到30歲的年輕人以百分百的成功率創造了航天史上發發成功、次次圓滿的成績,向世界展示了中國青年積極的姿態、飽滿的熱情和昂揚的斗志。 新時代的中國青年是有識青年。有人說青年就如“海綿”,他們的黑與白取決于環境的“大缸”,但命運之柄終究掌握在自己手里,面對大是大非,旗幟鮮明、信仰堅定,才能找準自己的定位。面對誘惑圍獵,還需嚴守法紀,“攥緊”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個人生“總開關”“金鑰匙”,“耐得住寂寞”方能“守得住繁華”。如果沒有信仰,就撐不住奮斗的“脊梁骨”。廣大青年群體應恒于求知,在自身的專業領域深入思考、上下求索,勇做時代的弄潮兒,在深學細思踐悟中擦亮青春底色。 新時代的中國青年是有為青年。“百舸爭流,奮楫者先。”每一種作為,都是青春的綻放,面對困難險境,廣大青年群體不畏荊棘,沖鋒一線,用青春書寫奮斗,在“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指引下,走好新一代的長征路,用實干拼出前途。“不計報酬、不畏生死”的防控逆行者、“清澈的愛,只為中國”的衛國英雄、“扎根泥土,懂得人民”的鄉村干部……青春無價,年華大好,要遠師古人、近師今人,以出口成章的口才、下筆成文的文才和遇事多謀的干才,踔厲奮發、篤行不怠。 “縱有千古,橫有八荒;前途似海,來日方長。”使命呼喚擔當,使命引領未來,這種使命就是理想信念,也正是有著遠大的理想信念,才讓新青年閃爍著耀眼的光芒,繪就青春最堅實的信仰底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