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提到:“發展文化事業是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保障人民文化權益的基本途徑。”基層思想工作更是承擔著宣傳教育群眾、豐富群眾文化生活、凝聚黨心民心的重任。作為基層宣傳干部,要始終堅持正確的政治導向,建好主陣地、唱好主旋律、打好主動仗,把基層宣傳思想工作做好、做強、做優。 堅持讓主流輿論更揚正氣。做大做強主流輿論是堅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必然基礎,具有歷史必要性。以大口徑、多形式、寬渠道,精心做好紅色宣傳、主題宣傳、成就宣傳和典型宣傳,不斷集聚推動發展的正能量。加大網絡輿情引導力度,抓好正面宣傳、負面把控、全面鼓勁,努力讓輿論空間更加清朗,更好地為改革發展穩定高昂主旋律、振奮精氣神。把黨委政府的聲音宣傳好,把群眾的聲音表達好,把基層的實事辦好、好事辦實、難事辦妥。強化創新意識,提升創新能力,善于運用現代傳媒手段、新型文化載體,不斷增強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實際效果。 堅持讓文化場景更聚人氣。文化來源于生活,根源于百姓。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必須把統一思想、凝聚力量作為宣傳思想工作的中心環節。充分利用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發揮村史館、農家書屋、百姓大舞臺等作用,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堅持開展先進典型評選活動,通過“身邊人講述身邊事、身邊事教育身邊人”來激發群眾的道德自覺,引導他們見賢思齊、崇德向善。用好“家門口”的紅色資源,發揮好中共江浙區泰興獨立支部紀念館、營溪戰斗十八烈士紀念碑等紅色教育基地作用,通過“實景課堂”引導黨員干部傳承奮斗精神,燃燒干事熱情。立足“理論+文藝”的形式,用鄉音傳黨音,把黨史學習內容用平實質樸的語言、群眾樂于接受的方式講清楚、說明白。 堅持讓思想引領更接地氣。要在思想引領上發揮“方向盤”作用。開展豐富多彩的群眾文化活動,真正讓群眾唱主角,為群眾搭舞臺,聚焦基層,貼近百姓,反映群眾心聲,推動“走轉改”活動常態化。創新文化宣傳形式,緊貼群眾思想實際,既要講好“普通話”,也要講好“地方話”,讓群眾聽得進、記得住、用得上。善于從“小角度”講清“大道理”,把大話題講小、把深道理講淺、把抽象觀點講具體,將理性化的內容變得富有溫度。作為基層宣傳干部,更要注重提升腳力、眼力、腦力、筆力,要敢想、敢干、善作、善成。將工作的關注點落在群眾身上,走進群眾心中,了解民眾訴求,表達人民心聲,真正做到鏡頭聚焦群眾、焦點對準民生,在與群眾面對面、心與心的交流中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 宣傳思想工作承擔著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而做好新時代的基層思想工作更是責任重大,使命光榮。要不斷創新宣講方式,廣泛凝聚奮進力量,打通理論宣講的“最后一公里”,形成推進宣傳思想工作的強大合力,從而更好地擔當和完成時代交付的重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