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組織部最新黨內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底,中國共產黨黨員總數為9671.2萬名,黨的基層組織493.6萬個。中國共產黨一路走來,始終把基層黨組織和黨員隊伍建設作為黨的建設的基礎性工作。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身為年輕黨員干部,我們要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諄諄教誨,努力扛起“強國復興有我”的責任擔當,不負青春、不負韶華,在農村這片廣闊土地上書寫鄉村振興的青春華章。 汲取精神偉力,涵養一身正氣。心有所信,方能行遠。理想信念是立黨興黨之基,也是黨員干部安身立命之本。“忠誠印寸心,浩然充兩間。”回顧百年黨史,無數共產黨人為了心中的信仰浴血奮戰、前赴后繼,戰爭年代,劉胡蘭、邱少云、黃繼光等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鮮血詮釋了“生的光榮 死的偉大”;和平時期,陳紅軍、祁發寶等戍邊英雄以赤膽忠誠表達了“清澈的愛只為中國”。作為基層年輕干部,更應堅定理想信念,做一個“只是向上走”的熱血青年,積極投身鄉村振興的浪潮,以為國為民的初心使命,圍繞農村產業發展、農民增收致富,盤活農村土地資源,拓展產業功能,延伸產業鏈,走出一條綠色生態可持續發展之路。 賡續紅色血脈,練就過硬本領。青年的進取,從來都是最蓬勃的力量。百年來,投身民族復興是共青團的奮進之力,一代代青年用實踐兌現了“把青春獻給祖國”的鏗鏘誓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年輕干部的作風不僅關乎個人形象,更關乎黨和國家的前途事業。在各種社會思潮激烈碰撞的今天,年輕干部一旦缺少對自我的清醒認知、對身份的充分認同,就容易迷失方向、喪失自我。在新時代的長征路上,年輕黨員干部唯有始終保持“趕考初心”,永續“奮進之志”,勇挑“擔當之責”,撲下身子、扎根基層,投身于人民群眾的火熱實踐中,在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上奮勇爭先、真抓實干,才能真正讓農村留得住青山綠水、記得住鄉愁。 砥礪初心使命,高揚奮進之帆。“為人民而死,雖死猶榮”“為了工作,寫檢查都值”“是七尺男兒生能舍己,作千秋鬼雄死不還鄉”,這一句句肺腑之言,彰顯了共產黨人的初心本色。在新中國發展過程中,焦裕祿、孔繁森、楊奎烈等無數優秀的共產黨員,用生動實踐譜寫了勇于擔當、與人民患難與共的感人故事。“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在強國復興的漫漫征途中,我們年輕干部需要的就是這種崇高的情懷。勇挑重擔子、敢啃硬骨頭,在平凡的崗位上一步一個腳印默默耕耘,以“十年如一日”的繡花功夫,將鄉村振興這篇“大文章”做小做實做細,讓產業結構更加優化、鄉村文化更加繁榮、鄉土技藝更加精湛、鄉風民風更加淳樸,讓我們世代生存的這方土地充滿生機和活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