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會的創立和發展,是希臘文明對現代文明影響深遠的大事件,奧運會火種蘊含著追求和平、止戈興仁的精神力量。6月23日是國際奧林匹克日,中國奧委會第36屆奧林匹克日活動以“攜手共創美好世界”為主題,傳遞奧林匹克精神,號召民眾用運動點亮健康生活,創造美好未來。我們作為“雙奧之國”,擁有著豐厚的奧運精神遺產,它滋養著我們,也將持久影響我們,用奮斗創造美好未來,用拼搏成就新的夢想。 奧林匹克精神激勵中國人民爭取民族獨立、走向國富民強。從1908年《天津青年》雜志發出“奧運三問”,中華民族艱苦跋涉了一個世紀。2008年8月8日,當奧運圣火照亮鳥巢,一個開放、自信的大國以嶄新的姿態呈現在世界眼前。來自204個國家和地區的1萬多名運動員、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政要、超過3萬名境外記者、全球40多億觀眾,透過奧運這扇窗,真實地感受中國、了解中國,中國融入世界的腳步更加自信從容。 奧林匹克精神為中國與世界之間架起和平、友誼、進步的橋梁。在百年變局疊加全球疫情的當下,北京冬奧會廣聚四方、凝聚人心,讓世界深刻認識到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深刻內涵和重要意義。從2008年“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的美好心愿,到2022年“一起向未來”的有力號召,中國對世界和平的愿望不再內斂含蓄,而是直抒胸臆。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場合提出“全球命運與共、休戚相關”“各國要同舟共濟,而不是以鄰為壑”。北京冬奧會上“中外互融,同舟共濟”的真誠倡議,為人類世界在艱難時刻守望相助,攜手共赴美好未來注入了信心和力量。 奧林匹克精神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凝心聚氣的強大精神力量。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每個人的夢想、體育強國夢都與中國夢緊密相連。”中國從奧運的旁觀者到參與者,百年奧運夢的實現,見證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腳步。在奧林匹克精神指引下,體育健兒創造的以“為國爭光、無私奉獻、科學求實、遵紀守法、團結協作、頑強拼搏”為主要內容的中華體育精神,豐富了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內涵,激發了全國人民積極投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熱情,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力量。中華體育精神和奧林匹克精神交相輝映,譜寫出燦爛的時代華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