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青春洋溢的季節,我們迎來了建團100周年。習近平總書記深情寄語,勉勵青年們“甘于做一顆永不生銹的螺絲釘”。作為基層青年,我們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寄語,一起奮進青春,放飛夢想。 “盛年不再來,一日難再晨”,我們要珍惜時光、不負青春。青春之所以美好,就在于它的不可重來。正如107年前《新青年》發刊詞寫道: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動,如利刃之新發于硎,人生最可寶貴之時期也。我們處于人生中最絢麗的激情燃燒的年華,是剛剛開閘放出的水,是新一波的后浪。我們生于盛世,是與偉大歷史相逢的一代,時代寄望于我們,鄉村振興的美麗畫卷等待著我們描繪,共同富裕的身邊故事需要我們講述。青春只有干出來的美麗,沒有躺出來的輝煌,與其摸魚、劃水、躺平,不如詩酒趁年華,用最寶貴的青春去擁抱最美好時代,在勤于學習、恒于歷練中增長才干,在勇挑重擔、勇克難關中建功立業,加快成長為可堪大用、能擔重負的棟梁之材。 “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我們要錘煉本領、涵養品格。從風華正茂的同學少年,到為生民立命的公職人員,在我們角色轉換的成長路上,要修煉好各項基本功。一要在“學”上厚實儲備,堅持廣學博記、博觀約取,系統學習黨的思想理論和政策精神,不斷完善自身的知識體系和能力結構,讓知識學習成為青年成長的“壓艙石”。二要在“行”上苦練修為,以“絕知此事要躬行”的自知自覺和“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堅定堅韌,在一件件急事難事中磨礪自己,練就解決問題、推進工作、服務群眾的實招硬招。三要在“悟”上砥礪精進,把勤思善悟當作一種思維模式和行為習慣,做到時時思考、事事復盤,在總結思考中廓清迷霧、校準航向,驅動青春之船“行穩致遠”。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我們要樂于付出、甘于奉獻。習近平總書記談奉獻時常說,“我們共產黨人講奉獻,就要有一顆為黨為人民矢志奮斗的心,有了這顆心,就會‘痛并快樂著’,再怎么艱苦也是美的、再怎么付出也是甜的,就不會患得患失。”回看我們自己,若要在這一隅之地有所熱愛與獲得,不僅要修煉一種“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苦”的定力,還要葆有一顆“甘于付出、無私奉獻”的心。深耕腳下這片沃土,我們要在成長的象限里找準自身坐標,將“有限”匯入“無限”的大格局中,把“小我”融入“大我”的高境界中,讓個人追求與時代發展緊密聯系,讓個人價值與民心民意同頻共振,用我們的青春之筆共同描繪好基層發展的最美圖景。 追夢無止境,我們正青春。國家的未來屬于我們,民族的希望在于我們。愿我們,抖擻精神,激揚活力,御風飛翔,在青春的接力跑中取得最燦爛的成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