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麥起身,一刻值千金。3月20日是國際幸福日,恰逢農耕播種的重要時節,孕育著蓬勃的生機與活力,也寄托著美好的期待與憧憬。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新時代是奮斗者的時代,只有奮斗的人生才稱得上幸福的人生。”一個人必須經過一番艱苦卓絕的奮斗,才會有所成就。奮斗本身就是一種幸福,拼盡全力去奮斗,更是一種別樣的幸福。 不輕負韶華,奮力“拼”在當下。人生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天地轉,光陰迫。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這句話不僅道出了時光步履匆匆、光陰轉瞬即逝的哲理,也啟發世人珍惜當下、踔厲奮發、堅毅篤行。在時代飛速發展的今天,各種新鮮事物層出不窮,新生事物會不斷涌現,學習稍有懈怠,就會“掉隊落伍”,陷入“本領恐慌”。唯有樹立“夢想從學習開始、事業靠本領成就”的觀念,牢記“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的道理,爭分奪秒學習、一刻不停提高,方能做到處變不驚、從容應對,走好新時代趕考之路。應學做一株“早園竹”,不斷向下扎根、向上生長,通過“補氧”“充電”,積蓄起破土而出、驚艷綻放的厚重能量。 不輕易滿足,奮力“拼”在前列。百舸爭流,破浪者才能遠航;千帆競發,拼搏者才能開拓。優秀的人和普通的人,一個重要區別就在于奮斗的目標不同。普通人大多在片面地追求完成,而優秀的人則是在不停地追求完美。“生活太安逸了,工作就會被生活所累。”當下的年輕人享受著時代進步帶來的物質紅利,也承受著社會高速運轉下的精神壓力。時間久了,特別是長期干著平淡重復的工作,思想上難免有所懈怠。人生沒有等出來的輝煌,只有拼出來的精彩。應勇于走出舒適區、安逸區,摒棄“坐等”心態,提振敢闖敢沖的“精氣神”,拉高標桿、追求卓越,不隨大流、勇爭一流,各方面工作都向著最完美努力,爭創更多“第一”“唯一”。 不輕言放棄,奮力“拼”在實處。惟其艱難,才更顯勇毅;惟其篤行,才彌足珍貴。習近平總書記在勉勵備戰冬奧的運動員們時說,“人生能有幾回搏,拼搏是值得的,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不管從事什么工作,都不可能一帆風順,總會遇到難事、棘手事,這就考驗著有沒有敢啃硬骨頭、敢涉險灘的勇氣和意志。把困難和挑戰當作“磨刀石”,就會愈挫愈勇、愈摧愈堅。把困難和挑戰當作“絆腳石”,就會知難而退、止步不前。應堅持“勤”字當頭,拿出“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精神,“不達目的、絕不罷休”的勁頭,扎扎實實的干好每一件事。始終保持積極主動的工作熱情,想事情比別人早一點,抓工作比別人快一點,面對急難險重任務豁得出來、頂得上去,努力干出響當當的實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