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奧會從開幕式的“迎客松相迎”,到閉幕式的“折柳寄情誼”,讓我們感受到中式浪漫的同時,也讓我們感受到大國力量和深厚底蘊。在文人騷客筆下,松柳是精神意象,在實踐擔當中,松柳更是經驗方法。我們要如松如柳一般,進一步增強信仰、信念、信心,做到“三能”,不斷把黨的偉大事業推進向前。 增強“松根蟠泰華”的信仰,力爭在平常時間能看得出。習近平總書記說“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中國共產黨人永遠不能失去信仰,失去信仰就會變成“無根之萍”。邁入新時代,迎接新挑戰,要堅定理想信念,學習青松的立根破巖,始終堅持對馬克思主義的執著追求、對黨的思想理念的貫徹執行,做到真學、真懂、真信、真用,深刻把握豐富內涵,領會精神實質,保證言行一致、知行合一,做忠誠可靠的老實人。要明辨是非曲直,學習青松的剛直豪邁,面對誘惑堅定自持,面對動搖迎頭而上,高舉信仰火炬,加強黨性修養,不斷學思踐悟中,筑牢思想防線和精神堡壘,甘于在日常平凡中造就偉大、能夠在面對錯誤時站穩立場,做敢于斗爭的正派人。 增強“柳色折不盡”的信念,力爭在關鍵時刻能沖得出。看似柔弱的柳樹,也深藏著多種寶貴品格。要亦如柳樹般長于原野,緊密與群眾的血肉聯系,保持充足的抓地力,如“四有書記”谷文昌堅持扎在群眾中,與他們同吃、同住、同行,帶領群眾治理風沙,建起“綠色長城”。要亦如柳芽不屈春寒,遇事不躲還要勇于擔當,保持永續的戰斗力,對自己的要求做加法,對自己的缺點做減法,不被高強度嚇退,不為受批評氣餒,用“拼搏到無能為力,努力到感動自己”履職盡責。要亦如柳蔭與人遮陽,既耐住寂寞也甘愿為梯,保持牢固的向心力,只要有利于大局,便無怨無悔、甘于奉獻,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之心,爭做奮進事業排頭兵、先鋒軍。 增強“千磨還堅勁”的信心,力爭在危難時刻能豁得出。毛澤東同志曾要求,黨員干部要像柳樹那樣可親,人人喜歡;要像松樹那樣堅定,穩當可靠。這就是著名的“松柳之喻”。回顧黨的百年歷史,沒有柳樹的靈活可親,就不能保持人民群眾對黨的全心擁護;沒有松樹的穩當可靠,就不能在人民群眾中樹立起崇高威信。對待原則問題寸步不讓,對待策略問題靈活機動,正是黨通過實踐總結的經驗法寶。從創黨之初到激情革命,從改革開放到時代當下,“松柳精神”永不過時,面對改革發展中的溝壑碉堡,要不避問題、不講困難,要胸有謀略、手有辦法,樹立干一事成一事的信心?箵粢咔椋S系群眾生命健康是原則,掌握精準防控是方法;共同富裕,提高群眾物質生活水平是原則,做大分好蛋糕是方法……唯有如此,才能穩妥化解矛盾、有序服務群眾,也能在實踐中變得有力量、有智慧、有溫度,成為讓黨和人民滿意的好干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