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晉時期著名詩人陶淵明曾在《時運》中寫到:“有風自南,翼彼新苗”,這句既可以描述春季南風像鳥張開翅膀一樣覆蓋新苗的美景,也同樣適用于今天中國農村充滿希望和機遇的新氣象。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于22日正式發布,無疑是給鄉村帶去一陣“大鵬之風”,借助這場東風,在黨的領導下,鄉村振興取得了全新的進展。 守望鄉村,要“堅守”規模性返貧絕不發生的底線。在當前全球新冠疫情仍在蔓延的狀況下,世界經濟低迷脆弱,在這種緊張的時刻,我們需要穩中求進,先牢牢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再促進脫貧人口不斷增收。要將就業幫扶之責任落到實處,只有保持脫貧勞動力的穩定,人民有切實的收入來源,脫貧家庭的生活水平才能改善,脫貧工作才能平穩推進。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要循序漸進,腳踏實地,不能好高騖遠,同時加強地方特色產業發展,因地制宜地制定詳細脫貧計劃,推動脫貧地區幫扶政策落地見效,做好“售后服務”,共同促進脫貧攻堅工作更上一個階梯。 守望鄉村,要“凝望”鄉村產業永不停滯的發展。隨著5G等新科技的推進,數字化的農村呈現出與眾不同的新面貌,依靠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電子商務也逐漸走進農村,走進家家戶戶,網上購物使得村民們的消費習慣,生活方式都產生了或多或少的改變,農村消費的擴容提質升級,帶動了農村經濟的長足進展。同時直播帶貨有效地解決了部分農副產品的滯銷問題,促進農業的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產等。“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在注重經濟發展的同時,更要堅持農業農村綠色發展,保護生態多樣性,給人民一個青山綠水又富饒多彩的鄉村。 守望鄉村,要“守望”國家政策毫不敷衍的實效。“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由此可見,加大政策保障和體制機制創新力度勢在必行。“治國經邦,人才為急”,加強鄉村振興人才隊伍建設,加快培養科技領軍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創新團隊,是重中之重。“神農英才”計劃的啟動,“頭雁”項目的推進,都是通過激勵政策吸引人才積極參與到鄉村振興的行動中去。擴大鄉村振興投入、強化鄉村振興金融服務、抓好農村改革重點任務落實,多種措施并行,保障好我國農村的平穩健康發展。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我們應該要秉持“務農之本,國之大綱”的初心,腳踏實地,按部就班,穩中求進。守望鄉村,讓我們與“農”同行,為鄉村全面振興的畫卷添上不可或缺的一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