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計在于春,一年美好的愿景都要在春天計劃好。雨水已至,農民們剛迎來了貴如酥油的綿綿春雨;驚蟄未起,鄉村大地又收到了黨中央國務院送來的“惠農”春風。近日中央“一號文件”發布,為農業農村帶來了一系列利好政策。一時間,鄉村大地春雨滋潤,春風化生,勃勃生機充盈田野。 產業鄉村培春泥,輸送生長源動力。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基礎,要實現可持續發展,不能是“一錘子買賣”,必須要發展產業。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以來,各地積極探索出了許多有價值的經驗,涌現一大批各具特色的產業模式,有拉祜歌舞為特色的網紅村寨云南老達保村;有圍繞板材、食品、機械制造等領域夯實鄉村產業的連云港張店鎮;有培育核桃苗木基地2600畝,全民賣核桃的河北邢臺……產業做大做強了,就能化為肥沃的泥土,為鄉村振興不斷輸入營養,鄉村的根基也能越扎越深。 數字鄉村舞春風,托起飛翔新夢想。鄉村要發展,科技來幫忙。數字化的鄉村和城里一個樣,城里有的鄉村一個也不差。農村也有了5G網,在外務工的年輕人也能和家人視頻通話,留守兒童隨時可以見到遠方的爸爸媽媽。電商上了線,農產品的附加值又上了一個臺階,過去受限于渠道,許多優質農產品都埋沒在大山里。現在山里人也學會了直播帶貨,把大山的饋贈帶給全世界。農業智能化,養羊老漢也成了電腦前的“新白領”,內蒙古錫林郭勒建成智能化的養殖基地,依靠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GIS等現代技術為畜牧和作物提供最優化的管理,讓養羊也成了“高科技”……數字化的春風吹遍了農村大地,托起了鄉村振興的美麗夢想。 綠色鄉村盈春水,做活發展持續性。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論斷。實踐也充分證明了這一論斷,在這一理念的誕生地——浙江安吉,以美麗鄉村為依托,探索三產聯動、城鄉融合、農民富裕、生態和諧的科學發展道路,打通了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的轉化通道,打造了宜居、宜業、宜游的綠色可持續發展的“安吉模式”,這樣美麗富饒的鄉村擁有著城市中難以奢求的一份寧靜和清新。我們振興鄉村,不是要讓鄉村和城市一模一樣,而是保留一個青山綠水又富饒多彩的新農村,成為子孫后代賴以持續發展的家園,讓鄉村振興一池春水奔流涌動。 “惠農”政策送春歸,百般紅紫斗芳菲。新的航向已經指明,我們應當緊緊圍繞“一號文件”精神,真抓實干,埋頭苦干,奮力開創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新局面,讓“振興”之苗破土生根,茁壯成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