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北京冬奧會賽事的精彩呈現,冬奧會吉祥物冰墩墩成為最火爆的“明星”,大家紛紛搶購冰墩墩,導致出現“一墩難求”情況。甚至有的網友調侃到:再買不到冰墩墩,只能去參加冬奧會了。顯然,冰墩墩走紅并非偶然,是“講好中國故事”的又一次成功實踐。 “冰墩墩”彰顯溫暖。它的外形是將熊貓形象與富有超能量的冰晶外殼相結合,頭部外殼造型取自冰雪運動頭盔,裝飾彩色光環,整體形象酷似航天員。更令人難忘的是,冰墩墩手掌上,還有個紅色的愛心圖案,表達著對所有冬奧選手的歡迎。如此“有溫度”的細節,難怪大家都喜歡。比賽中,也到處開滿“溫暖之花”。谷愛凌在完成超高難度動作奪冠后,擁抱安慰第三跳出現失誤的對手;由于賽程過半又被裁判召回,原本處于領先位置的老將武大靖體力不支,任子威搶到位置后,武大靖輕碰了隊友的手,說“走”……這些小小的舉動,平凡而又溫暖。 “冰墩墩”蘊含能量。“冰”象征純潔、堅強,是冬奧會的特點。“墩墩”意喻敦厚、敦實、可愛,契合熊貓的整體形象,象征著冬奧會運動員強壯有力的身體、堅韌不拔的意志和鼓舞人心的奧林匹克精神。正如追光的中國東奧健兒,注定閃閃發光。短道速滑運動員武大靖因為常年穿著冰刀鞋訓練,整個腳部嚴重變形,28歲的人卻有一雙50歲的腳。不僅是他,谷愛凌骨折、摔傷......這些困難都沒能阻擋他們在賽場上不斷挑戰自我,不斷挑戰更難的技術,不斷超越自身極限,運動員留給人們的一定是他們的體育精神。 “冰墩墩”體現文化。出現“一墩難求”情況背后彰顯中國文化的軟實力:即一方面說明大家對設計團隊創新巧思的高度認可,另一方面也是民族自豪感、自信心的彰顯。冬奧會遇春節,讓冰雪文化與中國傳統文化有了一場激情碰撞。無論是冰墩墩,還是在冬奧會的其他細節中,中國傳統文化得到了全面展示。而此次中國女足奪冠更向世界彰顯了中國精神,“卻顧所來徑,蒼蒼橫翠微”,她們在逆境中拼搏進取、矢志不移、永不言棄的“風情萬種”,怒放耀眼奪目的鏗鏘玫瑰,氤氳著“熱情、信仰、永恒、智慧”的芳香,激勵我們每一個人都要堅定理想信念,踢好“人生杯”足球賽。如果奇跡有顏色,那一定是中國紅…… 我們期待,在獲獎運動員的手中,在社交平臺的界面上,在人們的日常生活里,冰墩墩的陪伴成為奧林匹克歷史上不可磨滅的印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