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臘八鍋灶紅,家家戶戶都熬粥;五谷雜糧鍋中放,細火慢燉情誼濃。”喝臘八粥是傳承至今的臘八習俗,其熬制過程講究頗多,上等的稻米、桂圓、蓮子需經武火煮沸,再轉文火慢燉,這正如我們年輕干部,需歷經困難摔打、挑戰磨礪,才能淬煉出信仰堅定、不負人民、清正廉潔的精神品格。 臘八粥內添稻米,當思“一稻濟世,萬家糧足”的愛民情深。說起稻米,不能不提“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一粒糧食能夠救一個國家,也可以絆倒一個國家。”為了讓所有的百姓遠離饑餓,袁老畢生都在追求“禾下乘涼”的水稻夢。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必須把為民造福作為最重要的政績。“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是我們黨在近百年奮斗征程中,帶領人民攻堅克難、不斷前進的一大法寶,無論是抗擊疫情的眾志成城,亦或是搶險救災的沖鋒在前,都是我們黨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的體現。“得民心者得天下”新時代的年輕干部當架設起黨和群眾的橋梁,把做好群眾工作作為安身立命之本、干事創業之要,進一步激發群眾創造力,并凝聚成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而奮斗的磅礴力量。 臘八粥內撒桂圓,補足“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精神信仰。桂圓是一味益氣補血的良方,老少皆宜,而作為年輕干部,不僅要抓住時令補足“氣血”,更要注重內涵補足精神之“鈣”。“思想上松一寸,行動上就會散一尺”我們黨之所以能不斷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歸根到底是因為有遠大理想和崇高追求。站在第兩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新起點,我們年輕干部生逢其時也重任在肩,更應堅定理想信念,以百年黨史為“營養劑”,筑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思想之舵;要抓住成長機遇,在為民“辦實事”中提升本領;要扎實練好“基本功”,在基層實踐的廣闊大地中站得穩、走得好。 臘八粥內放蓮子,共賞“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清廉品質。“蓮”乃花中君子,“廉”為人之正品,“蓮”與“廉”既諧音,又同意,從古至今,常以“一品清蓮”表達對清官的贊譽。“行端好比松傲雪,貪念猶似蟻決堤”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重要意義,作為年輕干部,更應主動增強防腐拒變的能力,以“猛藥去疴、重典治亂”的決心、以“刮骨療毒、壯士斷腕”的勇氣,追求“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的崇高境界,練就“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的錚錚傲骨,始終保持為民務實清廉的政治本色,自覺同特權思想和特權現象作斗爭,堅決預防和反對腐敗,清清白白為官、干干凈凈做事、老老實實做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