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組部部長陳希發表署名文章《必須抓好后繼有人這個根本大計》。歷史照亮未來,奮斗未有窮期。新時代青年干部應牢牢把握學習這把“金鑰匙”,從百年黨史中汲取的智慧和力量,并運用到干事創業中,爭做奮發有為的“后繼之人”,只爭朝夕、不負韶華,用腳步丈量青春,用奮斗書寫華章。 永葆赤子之心,系好理想信念的“扣子”。“本根不搖,則枝葉茂榮。”堅定純粹的理想信念,是黨員干部的立身之本、成事之要。回顧黨的百年奮斗歷程,正是因為有崇高理想的指引、堅定信念的支撐,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才能在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時期,面臨生死考驗而不屈、身經百戰而不殆,最終實現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面對前進道路上的新形勢、新挑戰,青年干部必須把理想信念之“火”燒得更旺,發揚“一日三省”之功,時常叩問初心、重溫初心、守護初心,迸發干事創業的強大動力。解鎖全會精神的“信念密碼”,完整、準確、深入領會“兩個確立”的邏輯內涵和實踐要求,努力做到學懂弄通做實,不斷提升“政治三力”。 鉚足攻堅之勁,挑穩接續奮斗的“擔子”。“順境逆境看胸襟,大事難事看擔當。”擔當是中國共產黨人最鮮明的政治品格。我們黨的百年歷史,就是一部篳路藍縷、擔當作為的奮斗史。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踏上新的趕考之路,青年干部應不斷增強想擔當、敢擔責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自覺扛起新時代賦予的光榮使命,以一往無前的拼勁、不屈不撓的韌勁,勇于攻克新的“婁山關”和“臘子口”。主動在石上磨、在事上練,投身到吃勁崗位、復雜環境中摸爬滾打、淬火成鋼,磨礪出一副擔當作為的“鐵肩膀”。破除思想僵化、墨守成規的“堅冰”,在難題面前敢闖敢試、在矛盾面前敢抓敢管、在挑戰面前敢作敢為,奮力爭第一、創唯一,以創新之力開創美好未來。 秉持公仆之姿,蹚出為民造福的“路子”。“治國有常,而利民為本。”從“半條被子”的暖心故事到“全面小康一個都不能少”的莊嚴承諾,從改革開放的翻天覆地到脫貧攻堅的偉大勝利,無不生動體現了黨和人民的血肉聯系。服務群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新時代青年干部應時刻記得“當初為什么出發”“從哪里來,到哪里去”等根本問題,始終與人民群眾“有鹽同咸、無鹽同淡,風雨同舟、同甘共苦”,用真誠態度、體貼溫度,換取群眾的信任度和滿意度。自覺把群眾的“心頭事”變成自己的“上心事”,制定解決問題的“任務單”“路線圖”,找準突破口、切入點,全心全意解民憂、紓民困,讓百姓的日子越過越和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