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是全國法制宣傳日,全國各地以憲法宣誓、百萬黨員學憲法等一系列活動促使法治理念走進群眾、深入人心。自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我們在法治建設上取得許多偉大了成果,中國革命第一法庭七里坪革命法庭、第一部憲法五四憲法、第一次提出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第一部法典民法典等等,不勝枚舉。我們的法治建設成就并非憑空產生,而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六中全會所指出的,這是我們黨領導人民通過一百年不懈奮斗創造出來的。 浴血奮戰、百折不撓,創造了法治建設的“紅色基因”。在萬惡的舊社會,雖然也有法律,但體現的是封建統治者的意志,從“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到“大清律規定,民告官如子殺父,先坐笞五十,雖勝亦判徙二千里”,更不用說淪為半殖民地后,外國侵略者在中國大地上享有的種種特權。舊社會的惡法,充斥著對人民的壓迫和敵視。一直到1927年,由董必武指導建立起第一個紅色革命法庭——七里坪革命法庭,中國人民才看到了希望和光明。以七里坪革命法庭為起點,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浴血奮戰、百折不撓,堅定地守護著我們人民的法,紅色的法。直到今天,我們依然賡續著這紅色的血脈,牢牢站穩人民的立場。 帶頭守法,尊法用法,興起了法治建設的“頭雁效應”。“風成于上,俗化于下”,培育法治信仰,離不開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的引領示范。從毛主席嚴格執紀槍斃黃克功到普通戰士不拿群眾一分一線,從周總理批評自己的司機違法交通規則到解放上海戰士們寧可露宿街頭也不占用民宅。共產黨人用實際行動證明了中國共產黨不愧是中國人民的先鋒隊。近年來,我們更是通過就職宣誓、日常學法、提職考法等方法促使黨員干部帶頭學紀學法,形成了“頭雁效應”,帶動全社會形成崇尚法治之風,堅定法治信仰。 人人守法,事事依法,注入了法治建設的“永恒生命”。法治的根基就在于人民發自內心的擁護,法治的偉力就在于人民群眾真誠的信仰。近年來,人民對于法治的關注度越來越高,參與度也越來越深。“新鄉賢”“百姓議事堂”“法治驛站”等群眾性組織積極參與社會治理;“網事網評”“政務公眾號”等新媒體也拓寬了人民參與的渠道;許多熱點問題,如食品安全、教育公平、醫療保障等方面,人民群眾提出了建議,發出了聲音,促使政府工作的轉變,真正推動了社會的法治化進程。人民群眾都參與到法治建設當中來,中國特色的社會法治道路才能越走越寬,越走越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