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求是》雜志發(fā)表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文章《堅定理想信念 補足精神之鈣》。文章指出,形成堅定理想信念,既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勞永逸的,而是要在斗爭實踐中不斷砥礪、經(jīng)受考驗。面對當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廣大黨員干部唯有把堅定理想信念作為終身課題,信守一輩子,修煉一輩子,才能在風吹浪打中始終保持“風雨不動安如山”。 “革命理想高于天。”回望百年黨史征程,中國共產(chǎn)黨人之所以能夠一路向前,取得一個個偉大勝利,創(chuàng)造一個個輝煌成就,最根本的就是有信仰有信念,這也是區(qū)別一切其他政黨最顯著的特質(zhì)。英勇就義前,方志敏慷慨陳詞,“敵人只能砍下我們的頭顱,決不能動搖我們的信仰!”冰天雪地里,腹中滿是草根、眼中盡是理想的楊靖宇,同數(shù)倍于己的敵人浴血奮戰(zhàn),用犧牲詮釋著共產(chǎn)黨人的忠義風骨。正是因為有了理想信念的堅實支撐,中國共產(chǎn)黨人才能在困難面前不放棄、在挫折面前不畏懼,征服一個個“婁山關(guān)”,跨過一個個“臘子口”。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理想信念堅定是一種可貴的品質(zhì),也是黨員干部必備的素質(zhì)。理想信念不可能與生俱來,更不會憑空產(chǎn)生。修煉理想信念,需用科學理論“潤心鑄魂”。新時代黨員干部應充分發(fā)揚“擠”和“鉆”的精神,以黨史學習教育為契機,舍得花精力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特別是要深學細悟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準確掌握貫穿其中的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弄清楚中國共產(chǎn)黨為什么“能”、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筑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wěn)思想之舵,從而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一語不成踐,萬卷成空虛。”衡量一名黨員干部理想信念是否堅如磐石,不是看他說了什么,而是看他做了什么。要看他能否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wù)的根本宗旨,能否在急難險重任務(wù)面前勇挑重擔,能否克己奉公、堅守底線,等等。不經(jīng)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新時代黨員干部應始終牢記黨的初心使命,胸懷“兩個大局”、心系“國之大者”,樹立“功成不必在我”和“建功必定有我”的事業(yè)觀,秉持“絕知此事要躬行”的心態(tài),邁開步子、甩開膀子,埋頭苦干、真抓實干,把堅定的理想信念轉(zhuǎn)化為鏗鏘的行動力量,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勇毅奮斗。保持“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氣概、“冷板甘坐十年冷”的韌勁,敢于接“燙手山芋”、樂于做“熱鍋螞蟻”,用汗水澆灌收獲,以實干篤定前行。自覺凈化朋友圈和“八小時之外”生活圈,經(jīng)得起誘惑、穩(wěn)得住心神、守得住小節(jié),做到慎獨慎言慎行,集中精力、心無旁騖地走好新的趕考之路,努力用不平凡的業(yè)績回報黨和人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