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歷史的時針指向2021年,我們國家開啟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我們黨即將迎來100年華誕,我們每個人都懷揣對未來的憧憬希望,迎接各種挑戰……這一年我們肩上的責任又變得沉重了許多。邁上新征程,作為基層的年輕公務員,我們要將總書記的諄諄囑托牢記于心、付諸于行,響應時代召喚,擔當時代使命,助力時代發展。
踐行囑托開新局,心中要積聚“一團火”。年輕人就要有年輕人的樣子,年輕人就要有不一樣的精氣神,要活出后浪“心中有火,眼里有光”的樣子。心中有火,這團火不是牢騷滿腹的怨恨之火,不是計功謀利的貪欲之火,不是怒發沖冠的憤怒之火,而是堅守信仰的忠貞之火,是葆有理想的希冀之火,是點燃青春的燎原之火,是對生活和事業的所有的熱情與熱愛。年輕干部是黨和國家事業的生力軍,是整個社會力量中最有生氣、最富創造力的力量,在開新局中既面臨著難得的建功立業的人生際遇,也面臨著“天將降大任于斯人”的時代使命。在最“可為”的時代、最“有力”的年齡,我們不能當“心歸佛系、看淡一切”的青燈客,要永遠做“朝氣蓬勃、元氣滿滿”的燃夢者。基層是年輕干部奮發作為的廣闊天地,鄉村振興、民生幸福、環境保護等主戰場都呼喚青春的汗水,我們要始終保持蓬勃朝氣、昂揚斗志,用奮斗點燃激情,用實干詮釋青春,讓理想在奮斗中升華,讓青春在創造中閃光。
踐行囑托開新局,腳下要沾滿“十指泥”。腳下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了多少深情。在今年剛剛舉行的中央黨校中青年干部培訓班開班式上,習近平總書記勉勵大家“要拜人民為師,甘當小學生,特別要多交幾個能說心里話的基層朋友,這樣才有利于了解真實情況,才有利于把工作做好”。誠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言,身在服務群眾的一線,不走近群眾、了解群眾,不體會群眾的情緒和想法、共情群眾的立場和感受,是干不好工作的。唯有“與民同之”,以實績贏得民心,群眾才會真心為你打勾,省去那遲疑的一筆,一氣呵成帶出飛揚的拋物線。我們要有一雙勤快的“鐵腳板”,放低姿態、放下架子、俯下身子,充分利用下村走訪調研、在鎮信訪接待、在窗口為民服務等一切機會,深入了解群眾的所思所想所盼。主動走出辦公室,多到群眾家中聊一聊,多到田間地頭看一看、多到工廠車間里瞧一瞧,掌握基層一線的真實情況,時時刻刻把群眾憂心的堵點問題、企業發展的難點問題想在腦中、念在心上,認真謀劃思路、扎實落實舉措,以己之力解民之憂、紓企之困,把更多成績寫在大地上、田野間、工廠中。
踐行囑托開新局,手中要練就“百種技”。基層工作是推動工作落實的最后一公里,直接同老百姓見面、對賬,來不得半點虛假,我們只有錘煉過硬的本領,才能更好地為群眾服務。鄉鎮“麻雀雖小”,但“五臟俱全”,各項工作紛繁復雜,時時事事都考驗著我們的能力和素養。對于我們年輕干部而言,服務群眾、解決問題的經驗還不夠豐富,特別需要把加強學習作為自己的重要任務和自覺行動。要圍繞新時代新目標新要求,聚焦單位緊缺、群眾需要、業務薄弱的領域,針對性地學思踐悟、補短強弱,不斷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和思維框架,打造業務技能“百寶箱”。在基層,既要注重錘煉“魚翔淺底”之功,支好“顯微鏡”察民情、觀本質、究細節,培養從群眾的角度思考工作的“逆向思維、換位思維”,落細落小落實每項工作;又要注重修煉“鷹擊長空”之術,架起“望遠鏡”看長遠、觀大勢、謀大局,培養“身在兵位、胸為帥謀”的意識,善于站在大局的高度、領導的角度、歷史的維度謀劃工作。
踐行囑托開新局,肩上要勇挑“千斤擔”。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際遇,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魯迅先生說,青年“所多的是生力,遇見深林,可以辟成平地的,遇見曠野,可以栽種樹木的,遇見沙漠,可以開掘井泉的”。未來已來,將至已至。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征程已經開啟,“強富美高”新泰興建設新篇章已經掀開扉頁,分界鎮爭先進位、跨越發展的號角也已經吹響。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中流擊水正當其時,把現代化的宏偉藍圖變成我們家門口的實景圖,需要我們主動肩負起時代賦予我們的重任,在“國之大者”中找準自身坐標,在“兩個大局”中錨定自身目標,在擔當中歷練,在盡責中成長。在深層次矛盾問題面前拿出“敢打硬仗、敢啃硬骨頭”的魄力和勇氣,敢抓敢管、敢于碰硬;面對重大原則問題練就“任憑風浪打,我自巋然不動”的政治定力,立場堅定、旗幟鮮明;應對急難險重任務堅定“逢山開路、遇水搭橋”的意志,迎難而上、攻堅克難。
“知責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責任者,大丈夫之終也”。總書記的殷切囑托是我們肩上的責任,是我們心中的信仰,是我們腳下的方向,讓我們牢記總書記囑托,于迷霧中厘清前進方向,在開新局中爭做先鋒,在擔當作為中綻放青春,讓人生在實現價值的奮進追逐中展現出最美的英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