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季工業國稅開票銷售領先蘇中
(記者 常斌 通訊員 蔣振)1~3月份,我市完成工業國稅開票銷售151.2億元,同比增長26.5%,總量和增幅位居蘇中縣市第一名,其中,增幅分別高于泰州、省平均水平26.22個和23.22個百分點。列統工業實現增加值88.92億元,同比增長20.97%,增幅位居泰州四市第一名。同時,工業用電量同比增長37.6%,總量和增幅位居泰州四市第一名。 今年一季度,在整個工業經濟形勢不盡理想的大背景下,我市工業經濟何以逆勢上揚,實現主要經濟指標大幅增長、開局良好?“這主要得益于近幾年來堅持‘四大發展戰略’,突出‘一區四園’主戰場;得益于一直埋頭抓項目,扎實打基礎;得益于積極應對復雜形勢,全面破解發展難題;得益于全市上下自加壓力,負重奮進,扎實工作。”4月23日下午,在全市一季度經濟形勢分析會上,市委書記張兆江要求全市上下對照先進地區,排找差距,落實措施,把好的勢頭鞏固好、發展好、提升好,奮力沖刺“雙過半”,確保全面完成年度目標任務。 近年來,面對標兵漸遠、追兵漸近的激烈競爭態勢,市委、市政府堅定“學趕蘇南、跨越發展”的戰略部署和“領先蘇中、再創輝煌”的目標追求不動搖,牢固樹立工業興市、工業強市第一方略,突出轉型升級這一主攻方向,堅持開放、創新“雙輪驅動”,堅持實施招引大項目、培育大企業、集聚大產業、建設大園區的“四大發展戰略”,推進產業升級“468”計劃,加速新型工業化,不斷增創工業發展優勢,開啟了加速攀升的征程。 集聚重大項目,支撐快速增長 以重大項目支撐工業又好又快發展,我市牢固確立招商引資“第一要事”的理念,以重大項目開發為主抓手,圍繞補鏈、建鏈,主攻投資強度大、科技含量高、帶動能力強的龍頭項目和高新技術項目,不斷增強發展后勁。今年以開展“發展提升年”活動為契機,不斷加大重大項目推進力度,繼續實施重大項目月報、市領導掛鉤聯系、季度例會等制度,及時協調解決重大項目推進過程中的突出問題,有效促進了簽約項目快落戶、報批項目快開工、在建項目快實施、竣工項目快達效。 一季度,全市完成技改投入61.87億元,增幅18.5%。實施1000萬元以上工業項目123個,總投資259.45億元,同比分別凈增8個、53.93億元,平均投資規模達21093萬元,同比增加3222萬元。其中3000萬元以上項目91個,總投資254.6億元,同比凈增4個、52.68億元;億元以上項目52個,總投資235.93億元,同比凈增4個、53.44億元;1億美元或7億元人民幣以上項目10個,總投資167.7億元,同比凈增43.2億元。竣工1000萬元以上項目13個,完成投資3.75億元。其中,3000萬元以上竣工項目6個,完成投資2.68億元。 同時,對竣工項目尤其是近3年5000萬元以上竣工項目實施績效評價,化解制約瓶頸,促進項目盡快實現預期效益。尤其是去年竣工投產的5個1億美元以上項目拉動、支撐作用明顯。其中,市振華油脂有限公司一季度實現工業國稅開票銷售過10億元,同比增長141.41%;泰州聯成化學工業有限公司一季度實現工業國稅開票銷售過8億元,同比增長108.49%。 加快轉型升級,增創產業優勢 面對世界經濟不確定因素帶來的挑戰,必須搶抓發展機遇,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做大做強產業板塊經濟。我市大力實施產業升級“468”計劃,加快推進產業由比較優勢向競爭優勢提升轉型。 堅持“新”字當頭,加快培育新興產業,促進新興產業快速規模化發展;加快做大做強減速機、醫藥及藥包材等“八大特色產業集群”,創新和引進一批高端環節及高端技術,促進特色產業向產業高端轉型;大力實施“優勢傳統產業升級計劃”,引導傳統產業和生產企業積極采用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新設備等,創建一批品牌產品,促進傳統產業向現代加工轉型。 經過努力,三大主導產業中化工產業轉型發展、機電產業高端發展、醫藥產業快速發展的態勢強勁。尤其是化工產業已形成較為完整、成熟的產業鏈,具備較強的市場風險抗御能力,保持平穩增長。1~3月份,我市化工、機電、醫藥產業規模以上工業實現現價產值291.56億元,同比增長33.3%,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量的比重達85.6%。其中,化工產業、機電產業、醫藥產業實現產值同比分別增長28.4%、34.4%和28.2%。 放大園區特色,提速發展戰車 特色就是生命力、競爭力。我市堅持以園區特色發展引領工業經濟發展提升、造就工業快增長的主戰車,舉全市之力,將生產要素向“一區四園”聚集,著力培育規模優勢,增強配套能力,提高集中程度,努力打造開發區高新技術產業園、新材料產業園,虹橋園區新興產業園、原料藥產業園,城東園區環保科技產業園,農產品加工園等“六大特色產業園”。同時,各鄉鎮(街道)按照“一鎮一業”的要求,努力走出一條差別化、特色化發展之路。 為引導園區、鄉鎮(街道)培育、發展特色產業,近日下發了《關于明確2012年鄉鎮(街道)目標管理特色項目考核內容的通知》,進一步加大鄉鎮(街道)目標管理考核差別化考核力度,突出對重大項目的考核。 據了解,1~3月份, “一區四園”完成國稅開票銷售116.6億元,同比增長46.06%,總量占全市工業的77.12%。其中,市經濟開發區完成國稅開票銷售84.45億元,同比增長38.98%,占全市的55.8%。 全力破解瓶頸,壯大企業群體 面對國家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及產業調控等政策,給各類生產要素組織帶來的嚴峻挑戰,我市工業經濟開門紅工作部署早,破解制約發展瓶頸措施實,力促重點企業做大做強。 充分發揮政銀企合作平臺作用,引導金融部門加大信貸投放力度;認真落實國家各項鼓勵扶持政策和我市實施開放創新雙輪驅動若干政策,指導幫助企業用足政策、用活政策,真正讓各項政策惠及企業;在充分用好點供、單獨選址、掛鉤周轉等政策、積極上爭用地指標的同時,采取提高用地門檻、收購退讓、限期增資等措施,著力盤活存量土地,鼓勵企業新建、改建多層廠房,加大集約用地力度,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一季度,市工業30強、30家創新型以及40家成長型企業共完成工業國稅開票銷售104.7億元,同比增長22.9%,占全市的69.3%。其中,“30強”企業完成工業國稅開票銷售79億元,同比增長25%,占全市的52.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