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橋工業園區著力打造新型工業化示范區
(記者 馬宏飛 通訊員 孔軍)4月21日下午,記者在位于虹橋工業園區的江蘇方泰超纖革業有限公司看到,500多名技術工人正在接受崗前培訓。公司行政部辦公室主任朱艷明告訴記者,4月16日上午,公司一期工程20條生產線一次性調試成功,將于5月份正式投產。 方泰超纖合成革項目是虹橋工業園區去年引進的新型材料項目,總投資28億元,上馬50多條超纖皮革、PU合成革生產流水線,同時生產PU樹脂、色料等產品。 “方泰超纖項目投入生產后,將對園區產業升級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副市長、虹橋工業園區黨工委書記孫群說,近年來,園區堅持以龍頭項目的招引為抓手,加速培育特色優勢產業集群。至目前,園區已形成裝備制造、醫藥原料藥、節能環保新興產業三大特色產業板塊。 在揚子鑫福造船項目建設現場,記者看到工人們正在船塢工地加緊施工。“該項目總投資49億元,以建造30萬噸級超大型油輪(VLCC)、萬箱級集裝箱船為主,兩年內將成為全市首家百億元企業。”孫群介紹,園區以船舶海工產業集群化為方向,著力做強高端裝備制造產業。一方面,推動揚子鑫福造船、海陸船舶裝飾項目早竣工、早達產,引導其他船舶制造企業重點發展高新技術、高附加值船舶,將園區打造成為泰州市重要的船舶生產基地。另一方面,積極推動宏大特鋼、華騁科技等現代裝備制造企業,加強與科研院所的技術合作,不斷提升研發能力,提高裝備水平,打造名牌產品,加快規模擴張。 孫群介紹,在新興產業的培育上,園區在不斷招引新項目的同時,推動已落戶新興產業片區的方泰超纖革業等10家新材料企業、常盈光伏等6家新能源企業和歐技核泵等6家節能環保裝備制造企業年內全面竣工投產,形成國稅開票銷售20億元。其中,方泰超纖革業項目圍繞先進特色制造業基地規模性、先進性、特色性和帶動性四大特征,按照“節能、綠色、環保、可持續”的發展理念,組織生產。項目全部投產達產后,年銷售額將達60億元,成為全球最大的合成革生產基地。 同時,園區以中丹集團現有研發、管理優勢為依托,進一步完善醫藥原料藥生產片區發展規劃,充分發揮“省醫藥原料藥科技產業園”等3塊金字招牌的品牌優勢,加快集聚原料藥研發機構和生產企業,盡快建成全省重要的原料藥研發生產基地。 “為把園區打造成全市新型工業化示范區,園區將堅持以開放促轉型,抓住全球經濟大調整、大變革、大重組的機遇,著力在招商引資上取得新突破。”孫群表示,進一步突出招大引強,加大對產業層次高、關聯度大、帶動能力強的世界500強、國內100強、國資央企、上市公司和知名民企的招商力度,加快推進船舶及配套、醫藥原料藥等主導產業的延伸型招商,大力實施新材料、新能源等新興產業的擴張型招商,加快推動重大裝備制造、機械電子等傳統產業的提升型招商。突出以商引商,把園區企業作為最寶貴的招商資源和最重要的招商力量,放大中丹、宏大等骨干企業和揚子鑫福、方泰等落戶企業路子寬、渠道多、信息靈、聯系廣的優勢,通過企業牽線搭橋,引進一批產業配套強、帶動效應大的重大項目。放大和利用產業片區承載功能、臨江倉儲物流功能、虹橋新城商貿功能,以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港口物流招商為重點,加快吸聚各類優質資源要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