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 述
2009年,全市工業經濟企穩回升。規模以上工業完成現價產值676.6億元,增長26.9%。工業國稅開票銷售收入逐季向好,全年完成335億元。40家企業入庫稅收超千萬元,其中新浦公司、濟川藥業集團超億元。 開放型經濟在逆境中穩步增長。注冊協議利用外資5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1.3億美元,完成自營出口4.8億美元,新簽外經合同6500萬美元,實現外經營業額6750萬美元,新派境外勞務450人。重大項目開發取得歷史性突破。完成工業技改財務發生數143億元,增長31.3%。實施3000萬元以上工業項目75個,總投資101.8億元,項目平均投資規模超過億元。總投資過3億美元的聯成塑膠開工建設,總投資過20億元的沙桐煤焦油深加工、揚子江拆船與金屬物流加工項目相繼落戶。上爭重大項目用地點供指標850畝。 服務業項目開發成效顯著。引進市外服務業項目80個,總投資33.3億元。五金機電市場、聯成物流、黃橋商業廣場等項目開工建設,紅星美凱龍開業營運。 園區建設再上臺階。重點園區體制機制調整基本到位,園區框架進一步拉開。經濟開發區企業集中辦公區綜合樓、污水處理二期、北區管架、石橋花園安置樓等重點工程扎實推進,公共基礎設施投入創歷史之最,園區形象和項目承載能力顯著提升。虹橋工業園與常州鐘樓開發區跨江聯動開發取得進展,虹橋新城、六圩港內港池等工程先后開工建設,起步之年“突變”目標基本實現。黃橋工業園、城東工業園、農產品加工園一批基礎設施工程相繼實施,重大項目招引均取得新的突破,農產品加工園被命名為“國家級農產品加工創業基地”。 人才引進方興未艾。成功舉辦“百名海外博士江蘇行”泰興洽談活動,全年引進高層次人才147名。 科技創新成效明顯。宏大特鋼集團、河海納米公司新開發項目分別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和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市農業科技示范園被評為省級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科技創業園被認定為省級科技創業園。專利申請突破1000件,實現高新技術產業產值227億元,順利通過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復查驗收和省級知識產權示范市驗收。 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快。出臺五大產業調整和振興發展規劃綱要,推動工業經濟在應對危機中優化升級。 質量興市工作和品牌戰略穩步推進。入選2009中國商標發展百強縣(市)。 節能減排力度加大。淘汰落后設備100臺(套),關閉小化工企業20家。萬元GDP能耗下降5%,二氧化硫排放量和化學需氧量分別削減3013噸和1498噸,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創建工作通過省級考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