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街鎮精準發力再加力項目開發快集聚
| (記者 周冰 特約記者 鞠連生 通訊員 闞軍)眼下正是包裝紙箱生產旺季,在新街鎮的振興包裝有限公司,所有的印刷機械都在高速運轉,日生產能力達到6000件。據介紹,近兩年,振興包裝有限公司通過持續引進先進印刷設備,設計、生產能力不斷提高,年訂單超過300萬元的客戶已經超過3家。
振興包裝有限公司的“紅火”正是新街鎮堅持“主攻項目開發、引導產業集聚”工業經濟發展思路所取得的成果之一。 “今年以來,我們以做亮特色產業、做大稅源經濟為抓手,放大后發優勢,主攻項目開發,全鎮經濟呈現穩中快進、持續向好的良好格局。前三季度,全鎮累計完成國稅開票5.6億元、工商稅收1300萬元,同比分別增長31%、15%。”新街鎮黨委書記閭月清表示,現在距離年底僅有一個多月時間,對照序時進度,工作尚有差距,新街鎮將緊抓剩下的寶貴時間,牢牢鎖定項目建設這一龍頭,聚焦再聚神,發力再加力,提速再加速,向年度目標奮力沖刺。 致力結構調整和產業優化,在高效農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上求突破。閭月清表示,一方面,新街鎮將強化項目評審。對高效農業項目,適當設置門檻、提升起點,實行項目評審、前景評估,堅持效益第一、規模適度,統一規劃、科學選址,從源頭上保證項目的含金量和布局的精準性。另一方面,對投資強度和產業關聯度大的優勢項目,實行專人負責,跟蹤招商,以實心、實干和實力感動客戶,力保成功落戶。同時,調優產業結構。以秋播為契機,加大結構調整、存量盤活、產業整合力度,以招引高新項目培增量,以淘汰弱勢產能做“減法”,促進優勢項目擴能增量、弱勢項目更新換代。通過“騰籠換鳥”、轉型升級, 確保新增冬暖、鋼架大棚2000畝以上。此外,以現代農業產業園區為依托,利用“田間課堂”,大力推廣成熟度高、操作性強的實用新技術,讓農民看得清、聽得懂、學得上、用得著,使外地技術本土化、本地農民技能化、傳統農民變“工人”,為高效農業擴面增量、優化升級提供堅實的技術支持和人才支撐。 突出項目開發和產業集聚,在培大稅源經濟上求突破。堅持招大引強、培大育強、攀高附強三著并舉,強勢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以項目開發提速度、擴總量、增優勢,努力在提升投資總量、項目體量、運行質量上花氣力、下真功,加快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著力把“兩稅”收入、財政收入提高到與重點鎮相匹配的水平。年內確保新辦投資3000萬元以上企業1個以上,2000萬元以上的企業2個以上,1000萬元以上的企業4個以上;完成工業國稅開票銷售7.5億元,工商稅收收入2000萬元,分別增長20%以上。 強化環境治理、長效管理,在保潔、出新、增亮、添綠上求突破。在秸稈禁燒上,堅持“嚴”字當頭,“實”字當先,突出源頭治理、剛性管理,促進環保理念根植民心,筑牢禁燒的有效防線,持續保持禁燒“零火點”的優良記錄。在環境整治上,突出標本兼治、重在治本,加大垃圾轉運、明察暗訪力度,實行按月考核、臺賬管理,據實評分、績酬掛鉤,以激勵導向引導精力投放,通過精細指導、頂真考核、強行入軌,倒逼農村環境優化提升、漸入佳境。堅持以新農村建設為載體,用足用活黃橋老區脫貧攻堅機遇,進一步改善農村的生產、交通條件。加大“綠色通道”、景觀大道、河濱觀光帶和綠化示范村的建設力度,使綠色真正成為新街的靚麗品牌和金字招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