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至8月份我市經泰州市認定億元以上新開工項目數47個
(記者 蔣凱)日前,記者在博特新材料建設工地看到,工人們正在進行冷卻塔的施工安裝,另外配套的罐區以及3個倉庫已經完成了基礎施工,廠房內正在進行設備安裝,預計一期工程將在年底前投入試生產。 今年以來,全市上下緊緊圍繞“項目大突破、突破大項目”的總體部署要求,不斷加大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推進力度,形成了產業項目“滾動發展、快速推進”之勢,為下一步項目大突破打好了基礎,贏得了先機。 博特新材料是我市引進的投資10億元以上重大工業項目,建成后每年生產60萬噸高性能混凝土外加劑。據了解,在混凝土攪拌之前或拌制過程中加入該產品,可以改善混凝土性能。圍繞“加快項目建設促竣工”的理念,經濟開發區、項目投資方和施工單位密切配合,強勢推進項目建設步伐,確保年底竣工投產。 “泰興這邊實行的是一站式服務,大家都在一起集中辦公,減少了很多流程,我們企業不需要跑來跑去,所以加快了我們項目的推進速度。”博特新材料公司泰興基地負責人沈啟鳴說。根據計劃,博特新材料一期工程將于今年年底投產。屆時,公司在國內混凝土外加劑市場的占有率將達到15%左右。作為我市經濟發展的主陣地,今年1~8月份,經濟開發區億元以上在建項目36個,其中10億元以上項目11個;在批重大項目29個,其中1億美元或5億元以上項目14個,10億元以上項目7個;新簽約億元以上項目15個,其中50億元以上項目1個。對在批在建重大項目,經濟開發區明確建設時限,落實節點序時,突出抓好在建項目的協調服務,盡快釋放最大產能效益。 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張莉介紹:“我們積極踐行‘馬上就辦,辦就辦好,真抓實干,干就干成’的作風,在‘項目集中審批辦公室’內實現一步式審批注冊到位。力促紅寶麗環氧丙烷、濟川兒科新藥、天馬化工石油樹脂和江蘇655工程等12個億元以上項目年底前開工,確保新開工10億元以上產業項目5個。” 在項目大突破工作中,“一區五園”進一步明確發展定位,根據自身產業、區位特點,實行集聚化產業招商,一個園區一個主導產業,園區之間錯位競爭,共同構筑起我市經濟發展的主陣地,不斷做大總量、做特產業、做強園區。 位于黃橋工業園區的達利佳時裝公司,總投資3000萬美元,投產后,可形成年產90萬件中高檔外貿服裝的規模。作為新時期黃橋決戰的主戰場,黃橋工業園區圍繞高端裝備、機電、新能源等重點產業,始終把項目建設擺在經濟工作的首位,著力化解從項目落戶到建設、投產過程中的瓶頸制約,全力推進在建項目投產達效,以大項目的快投產催生工業新增長,實現經濟大發展。另外,虹橋工業園區著力發展新型裝備制造和臨港產業,城東高新區圍繞節能環保、新材料新能源產業,扎實開展“項目突破年”活動;農產品加工園區強化農副產品加工等產業集聚發展,城區工業園區全力發展軍民結合產業。 一個個園區以清晰的產業發展方向,形成了有自己特色和優勢的發展項目。一批投資額度大、拉動能力強的優勢項目紛紛落戶園區,成為園區新的增長極。1~8月份,我市經泰州市認定億元以上新開工項目數47個,完成數在泰州三市四區中與醫藥高新區并列第一,完成進度排名第一。全市在建、報批、簽約、實質性洽談、信息跟蹤的1~10億元重大工業項目共186個,計劃總投資413.5億元;10億元以上重大項目81個,計劃總投資1558.8億元,形成了開工一批、建設一批、竣工一批、儲備一批的滾動開發格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