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張倫 通訊員 陳暉)日前,華誠機電總經理謝翠斌遇到了幸福的煩惱:連續接到幾個客戶電話,要求提前交付訂單,所有工人均在加班加點,他恨不得親自下車間。
今年以來,全球國際貿易市場“哀鴻一片”,主打外貿出口的華誠機電卻是“鶴立雞群”:上半年,完成國稅開票銷售8000多萬元,同比增長近40%。目前,企業所有車間開足馬力,生產訂單更是排至2016年3月。就在同行紛紛不解之時,記者深入采訪,揭開了國際貿易中的“華誠”攻略。
專利化,申請產權保護拓市場
徜徉國際商海,競爭何其激烈。要想開拓市場站穩腳跟,靠的不僅是產品質量,還要靠專利護航。
“這是華誠發展中不能忘卻的血淚史。”謝翠斌直言,企業在外貿出口中沒少吃產品無專利保護的“啞巴虧”。
前幾年,美國客戶找上門來“算賬”:一個價值近千萬元的躺板原本銷售火爆,但沒過多久就遭到了一外國企業的起訴,原因是該躺板涉嫌外形專利侵權,要求巨額賠償。
辛苦研發出的產品,成了“盜版”,這可急壞了全廠,也讓他們認識到開拓國際市場專利申請的重要性。為此,他們一方面對該躺板進行重新設計,在一端加上了枕頭,后又陸續開發出三疊式、四疊式等各式產品,避免了外形上的爭議;另一方面,對每個新開發出的躺板申請專利,有的還申請了美國專利,盡可能地挽回損失。
“像這款工具箱座凳,從一開始的圓形,到后來在座墊下加個工具盤,再變換工具盤形狀,再到變換座椅形狀,先后開發出近10種產品,并且都申請了專利保護。”凡是能想到的座椅及附件形狀,這里幾乎都開發個遍。在展覽室,聽著謝翠斌介紹琳瑯滿目的產品,記者感受了華誠人的警醒,也領略了他們的智慧。
目前,企業每月研發新品兩個左右,前后成功申報專利200項,發明專利10多種,其中包括5個美國專利。像摩托車修理平臺、氣動升降轉椅、多折汽車修理護墊等產品,開辟了美國、日本、西歐等國家和地區的市場,僅銷往歐美國家的氣動座椅就近30萬臺。
差異化,生產系列產品贏客戶
最近,企業接到美國SEARS超市一批6萬多臺Z型躺板的訂單,謝翠斌在躺板后面標注了大大的“Z”。這款躺板是多功能產品,放下是躺板,豎起則是凳子。謝翠斌說:“我們根據不同國家和地區人們的喜好,生產不同形狀的躺板。像這款躺板,為美國生產Z型,為加拿大生產X型。”
原來,一開始,企業拿到國際市場上的該款躺板是Z型,但不久發現地區間銷售差異較大,尤其在加拿大幾乎打不開市場。緣何同款產品卻有如此不同境地?經過深入分析,他們發現各個地區人們的使用習慣和審美取向不同,于是又開發出X型躺板投向加拿大,取得了不錯的銷售業績。
對產品進行系列化生產、差異化銷售,是華誠機電多年來掌握的銷售經驗,也讓企業嘗到了發展的甜頭。
華誠機電不僅在地區銷售上有差異,在產品檔次上也有不同,力爭高低搭配、全盤“通殺”。在產品目錄上,記者被一款標注“7007”的四邊形氣動椅所吸引。這款產品通過加裝工具盤、軟皮座椅等方式,先后延伸出7030、7031、7032、7033等不同款式。“7033款是高端產品,直銷世界最大專業工具及設備制造商之一的美國實耐寶公司,外貿單價比普通款高出10多美元。”
正是憑借著差異化的發展思路,華誠機電已與實耐寶、美國中央采購集團、沃爾瑪等世界上大多數工具設備制造及銷售商建立了合作關系,架構起全球銷售網絡。
快餐化,縮短研發周期換利潤
從事外貿出口,從產品出廠到報關再運出國門再送至客戶手中,至少耗時一個月左右;再加上現代社會競爭激烈,產品更迭較快,有時出廠時屬“新品”,到了客戶手中就變成了“大路貨”,這些都對企業新品開發提出了很高要求。由于生產的大多是些小產品,一開始,華誠機電就在行業中定下了“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廉”的戰略目標。
近年來,企業一直加強與科研院所的緊密合作,加大人才的招引培植,不斷增強研發能力。在成功“聯姻”武漢船舶設計研究所的同時,注重“內強素質”工程,全面營造優者上、平者下、劣者走的競爭氛圍,為優秀人才的才智發揮創造了良好的環境。
目前,以謝翠斌為首的領導層率先開展科技創新,帶動并影響了科研隊伍的興起,為縮短產品研發周期奠定了扎實的人才基礎。據介紹,過去生產同款產品需要幾個月時間,現在僅需一個星期左右。
“市場上流行‘大魚吃小魚’,但在我們這個行業,是‘快魚吃慢魚’。”謝翠斌認為,只有不斷依靠科技和人才,縮短研發周期,才能迅速填補市場空白,換得企業盈利空間。
|